




梅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宋代有一高士林逋,隱居孤山,遍植梅花,并以一鶴為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還有寫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元代王元章畫梅用筆精練,墨色清淡,尤其勾花點蕊,似經意又不經意,極為自然生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揚州八怪”之一金農,尤善梅花,自云“畫江路野梅”,有時作枝干橫斜,花蕊繁密,氣韻靜逸,有時作梅枝欹斜,花朵疏落,另有一種韻致。
梅,開在百花之先,不畏嚴寒風雪,先天下而春,象征著鐵骨錚錚,不屈不饒。敢斗霜雪,疏放冷艷的梅花,在儒家正統觀念涂抹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杰,驚頑起懦的勇猛斗士。古人曾說:“水陸草木之花,香而可愛者甚眾,梅獨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這就是梅花可愛又可貴的品格。
梅花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綻開五瓣,象征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喜鵲在梅枝上歡悅鳴叫的圖案,常被稱為“喜報早春”,“喜報春光”,“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吉祥圖案還有“竹梅雙喜“,由竹梅和兩雙喜鵲紋圖,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賀新禧。
我國人民長期以來對梅花的鐘愛之情和詠梅之風,不能不對陶瓷藝人產生影響。梅花,是瓷器中的常見題材,元青花中有松、竹、梅,明代早期有月影梅,無不古雅有韻。(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