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于世。
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范圍最大的青瓷名窯。龍泉青瓷肇始于三國,興起于北宋,在南宋中晚期達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開始衰落,其生產歷史長達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單色釉瓷器品種。
據文獻記載,早在宋代,龍泉窯青瓷就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享譽海內外。龍泉的靈山秀水下是悠遠與厚重,一如美玉的青瓷,上千年孤寂地守著浙西山區龍泉。而只有這如君子般的處世,風格挺拔,恰合了青瓷的氣質。著名瓷器鑒定專家毛曉滬先生曾說:“三國兩晉時期龍泉就有生產瓷器,但真正的龍泉窯是從北宋開始的,宋代的龍泉窯最能體現其本質特色。”所以,收藏龍泉窯青瓷為什么選擇宋代,就是因為宋代的龍泉窯才是“真正”的龍泉窯。
青釉是宋代瓷器釉色的主體。中外馳名的宋代五大官窯中汝、官、哥是青釉,官窯以外的龍泉窯、耀州窯、越窯也是青釉。青釉以梅子青、粉青為佳,梅子正青,色如掛枝初梅,青翠碧綠,瑩澈剔透;粉青,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凈,都是收藏家追捧的上等藏品。
龍泉窯的白胎青瓷,胎質細膩致密,白中泛青。釉層柔和無開片,足底露胎處呈赭紅色,俗稱“朱砂底”。馳名中外的龍泉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質晶瑩如青玉,其色調可與翡翠媲美,達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
有人說,玩老窯瓷器玩的是文化,玩明清瓷器玩的是工藝。與色彩鮮明、富麗堂皇的明清官窯瓷相比,宋瓷大多造型古拙、色彩單一,這也正是宋瓷的魅力和內涵所在。但是許多人玩陶瓷的入門往往是從容易看的青花瓷開始,到色彩斑斕顏色亮麗的彩瓷,再到比較耐看的明清單色釉,最后才是玩頗具內涵的宋代老瓷。相信隨著人們收藏理念的不斷成熟,古樸的老窯瓷會因為更久遠的出產年代、更稀缺的存世量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