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陶罐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1975年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
龍山文化的時間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分有河南龍山文化,陜西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三類,統稱為龍山時代。龍山時代的陶器有灰、紅、黑陶,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為精美。
龍山黑陶分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主要利用陶輪輪制的方法。它不以裝飾取勝,器表烏黑發亮,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造型千姿百態,品種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還出現了鬲、豆、杯、鼎、等。以復雜造型為主,簡單者較少,但都端莊優美,質感細膩潤澤,光澤沉著典雅,具有一種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靜之美,欣賞價值極高。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
龍山黑陶作為原始禮儀的載體和精致的藝術品,永遠具有黑色珍珠的神秘和誘人的魅力。(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