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色彩構成了我們這個絢麗燦爛而豐富多彩的世界。同樣,色彩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藝術的第一語言。不論古今,無分東西,一切傳世杰作無不是色彩豐富的藝術作品。色彩豐富的作品強烈地感知著我們,使我們對藝術頂禮膜拜,使我們憧憬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生活,實現心情愉悅的陽光性格。古代的青綠山水大家仇英獨創色彩高標的青綠山水畫,八大山人運用一種墨色多層次、精確、傳神地表達山水、動物等題材,他們是我國古代藝術色彩運用大師,其作品的魅力經久不衰。不僅如此,舉凡宋元所畫山川之雄渾,清人林木之秀潤,宮廷畫之富麗無不是色澤典雅之作。剛剛故去的喜歡自稱“我負丹青”的吳冠中先生,其所作彩墨畫獨領風騷,將中國畫領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取得了創造性成就。檢視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一切杰作,無不是色彩的突破性運用而達成藝術作品的完美,成為永恒的經典,指引著后來者。
景德鎮瓷畫完整地繼承了中國書畫的精髓。一部瓷畫的發展歷史就是色彩的實踐與探索史。從其色彩發展的路徑來看,元青花的幽雅征服了世界,加之釉里紅的創燒,使二者對比強烈,藝術效果獨創;明成化斗彩更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諸彩完善融匯,達成極其典雅、精美之境界;康熙五彩融大紅大紫、古色古香于一爐,是景德鎮藝人的獨創,也是景德鎮的獨有;康雍乾粉彩絢爛,凝聚著景德鎮人對粉彩藝術的貢獻;珠山八友樹立起鮮明的革新旗幟,為瓷畫藝術走出了光輝的道路,把珠山八友作品集中起來看其設色,我們可以看到就是一本色彩探索之大全。
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史,包含著景德鎮藝人對色彩運用的探索與實踐,體現了景德鎮藝人無限的智慧。目前景德鎮的藝人在借鑒湖南釉下五彩的基礎上,執著于本土陶瓷釉下五彩藝術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有自己特色的成果。
眾所周知,景德鎮釉下彩的歷史源遠流長,著名的元青花是景德鎮藝人的獨特貢獻,它的問世贏得了舉世的認同,是素瓷向彩瓷轉化的首次成功探索,標志瓷器向著運用色彩藝術的創造方向發展。自青花藝術誕生以來,景德鎮藝人又創造了釉里紅藝術。然而,限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其他色彩釉下彩瓷一直未有進展。面對著古往今來各種釉上彩藝術的不斷發展,蔚為大觀,景德鎮藝人一直孜孜不倦地進行釉下五彩藝術的探索與實踐。
景德鎮釉下五彩的特點。釉下元青花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更顯其藝術的神韻,歷久而彌新,被人譽為永不凋謝的青花。有科學方法驗定釉下青花的超強穩定性可以保持萬年。如此的“長壽”是其他諸種藝術所沒有的,是它受到世人追捧的原因。景德鎮一些藝人創燒成功的釉下諸彩,因為色彩滲入泥胎里面,然后施釉其上,復又經過1300攝氏度以上高溫燒成,其穩定性不言而喻。有人稱它是永不凋謝的釉下五彩。釉下五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含有害物質,符合當今人們追求環保的時尚理念。而釉下五彩年深月久必定泛鉛,不符合當今環保的理念。景德鎮釉下五彩的燒成溫度高于湖南釉下五彩的燒成溫度。湖南釉下五彩是在泥胎上面施釉后著色、再施釉,實是一種釉中彩,燒成后呈色效果是浮在兩層之間,而景德鎮的釉下五彩由于是在泥胎上著色,泥胎能吃進一些色料、色料能滲入泥胎一些,燒成后造成不同的藝術效果,色彩顯得沉靜。
景德鎮釉下五彩的組合。景德鎮釉下五彩藝術,不限于五種色彩,而是諸種色彩的自由組合。如何進行最佳組合,這就需要反復實踐,發揮創造性,才能將各色有機地組合起來,達到藝術品的優美境界。同時這種組合必須體現科學性、工藝性、藝術性的復雜而完美的結合,才能完成釉下五彩藝術的創造。
景德鎮釉下五彩的色彩運用一般規律。古語云:一年有四季,四季都不同。其中就有色彩的不同:春季到來綠滿窗、夏季到來柳絲長、秋季到來樹葉紅、冬季到來雪茫茫。大自然呈現的四季色彩規律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必須遵循的。人有老中青,生命的規律昭示我們創造不同年齡的人物藝術形象,必須使用恰當的色彩表現青年人的朝氣蓬勃、中年人的成熟、老年人的夕陽紅。高士、隱士的色調應當與農夫、漁夫的色調不同。等等。這是進行五彩藝術創作必須把握的。另外一個成功的藝術創造畫面必須要有一個主色調統御畫面,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場舞蹈的主角,一部影視劇的主演,一本小說的主要人物,一叢絢麗的牡丹,它們必須有和聲、配舞、配角、次要人物、綠葉,方能成為一首悅耳動聽的樂曲、一段優美的舞蹈視覺盛宴,一部有聲有色的電視劇、一本情節感人的小說、綠葉襯托紅花而顯雍容高貴的牡丹風情。同理,當進行釉下五彩創作時,也要選擇確定主色調進行創作,然后選擇配色,以達到類似古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藝術效果。如在進行青花分水時,對其它的配色的選擇是經過反復斟酌的,施色的范圍是有控制的,以突出青花幽雅沉靜的色調。
景德鎮釉下五彩的創燒成功,據有關藝人說,得到著名學者葉喆民先生的肯定,獲得市場的認可。但這還不夠,還要在具體層面進一步探索與實踐,如每種色彩的多層次表現,即分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使釉下五彩藝術更臻完美,成為瓷苑的一朵奇葩,應是景德鎮藝人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