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于南宋時期的哥窯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與汝窯、南宋官窯、定窯、鈞窯并稱宋代五大名窯而名揚海外。
哥窯因其獨特的釉色和開片備受宮廷厚愛。其產品只供宮廷,不能流于民間,技術上嚴格保密,因此哥窯只見于宮廷之中。雖然朝代更替,但仍有產品保留下來成為傳世哥窯?,F今傳世品總數不足300件,且大多數都存放在著名博物館,為廣大收藏者之可望而不可及,夢寐以求之物。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細膩,如同凝脂,若置于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稀疏的網狀開片,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同鐵線,形好似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層層疊疊,變化萬千,古樸自然,令人拍手稱奇,嘆為觀止。所以亦將這種開片稱為“冰裂紋”,在哥窯眾多開片美稱之中最為珍貴視為上品。因其有些胎色較深,燒出的器物部分有南宋官窯“紫口鐵足”的特征,加之都有開片,所以歷代也有“官哥不分”的說法。哥窯青瓷藝術風格和美學境界之高是毋庸置疑的,它無需精美繁華的雕飾以嘩眾,又無艷彩裝飾以媚人,唯以造型體態之古雅大氣以及釉色紋片之渾樸自然而煥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它的美是內蘊的、含蓄的。因此學養越高的人對哥窯瓷品的美學感受就越深。無怪乎清乾隆帝也為之傾慕,視為珍愛之物,贊嘆之余寫下了“鐵線圓腰冰裂紋,宣成鐘此天下紛”的絕妙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