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黑釉地鐵銹花裝飾工藝
黑釉地鐵銹花是在黑釉瓷器上用斑花料畫紋樣,裝飾效果深沉含蓄。鐵銹花顏色十分緊密地和黑釉器融為一體,若隱若現,像絲綢上的紋樣裝飾,有人將“銹”字改為“繡”就是譽其特殊的裝飾效果。黑釉地鐵銹花的裝飾方法,借鑒中國繪畫的方法,運筆狂放瀟灑,但不要求程式化,所描繪的紋樣是按照植物生長的一般規律畫。畫面自由靈活,十分生動。
如果說磁州窯白地黑花創造了強烈的黑白對比,那么黑釉鐵銹花則開創了含蓄深沉的的裝飾風格,鐵銹花在黑釉上顯出金紅的色彩,似乎是暮色中的牡丹,別有一番情趣。
9.紅綠彩裝飾工藝
在磁州窯陶瓷諸多品種中,紅綠彩陶瓷通常被人們認為是最具特色的產品之一。它以鮮艷規麗的色彩,自由飄逸的畫法,豪放大器并揮灑自如的風格深受世人喜愛。紅綠彩艷而不俗,充滿了喜慶熱烈的裝飾意趣,深刻地反映當時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由衷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形象地表現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陶瓷的審美領域。紅綠彩的發明與創造,在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史上具有創造性的意義。
紅綠彩是陶瓷彩繪工藝中將多種釉上彩和釉下彩共同用于裝飾上,從而豐富了當時磁州窯的裝飾方法。紅綠彩是繼磁州窯白釉地劃花、白釉地剔劃花、白釉地黑彩劃花、黑釉白地刻花等裝飾工藝后的又一創造。它的工藝方法是將浸施白色化妝土的瓷器或局部繪有黑彩的陶瓷燒成后,再以饑紅為繪畫彩料,畫出紋樣,再點上綠、黃等玻璃釉彩。第二次大窯低溫烘燒,成瓷后紅綠彩上有一層亮光和瓷器釉面融為一體。以紅為主,畫紅點綠,既有對比,又講協調。因所用紅彩的比例大,在一些國家也被稱為“赤繪”。
紅綠彩在描繪時,由于所用稀釋劑的關系,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使色彩出現深淺不同的變化,這便更加強了紅綠彩的裝飾效果。紅綠彩不同于唐代的三彩陶瓷,也不同于宋、金的三彩器。紅綠彩是以釩紅為主色,以一種釉上著色的方式出現的,不同于三彩器是把低溫鉛釉施在陶坯上。紅綠彩是兩次燒成,三彩也是二次燒成。不同的是,三彩第一次以低溫素燒坯后,施鉛釉,第二次仍以低溫燒,而紅綠彩的兩次燒成,第一次是高溫燒瓷和釉下彩輪廓線,第二次低溫燒彩。紅綠彩是中國陶瓷最早的釉下釉上彩結合的瓷器,紅綠彩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宋代陶瓷品種,同時為后世的中國彩繪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綠彩的裝飾特點,是通常以紅彩為主,綠彩黃彩為輔做點綴。紅綠彩裝飾內容豐富,有植物紋如牡丹、茶花、蓮花,也有魚藻紋、水禽、人物紋樣。
紅綠彩造型多為日常實用性器物,如孟、碗、盆、盒、小罐、玉壺、春瓶等。也有雕塑人桶,筆者見到彈琵琶仕女人桶,此桶高23厘米,坐姿,一條腿饒起,懷抱琵琶,右手拂琴,神態端莊安詳。桶身所著裙袍上面紋飾精細,色彩明艷,是磁州窯陶瓷的精品。
10.綠釉釉下黑彩劃花裝飾
此種陶瓷裝飾是綠色底黑色紋飾的釉下彩,其綠釉鮮亮,色調翠綠且穩重,黑色鋤亮。劃花和蓖紋紋樣上的線條增加了層次感,紋樣多為纏枝牡丹及其他花卉,也有飛禽小鳥等。此類產品傳世及出土的產品不多見,是磁州窯陶瓷中的精品。
11.綠釉白地劃花裝飾
這種陶瓷與白地釉下黑彩完全一樣,只是在剔劃完花紋后,通體罩綠釉,裝飾效果神秘典雅,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