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產品呈色的主要表現為黃色的釉料施在坯體上燒成后變成了各種青色:天青、粉青、卵青、豆青、灰青、蝦青、月白等等。這種現象叫窯變,產生窯變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主要取決于釉料配方、燒成溫度、窯內氣氛、冷卻速度四個方面。
汝瓷和所有青瓷一樣呈色的主要原理是三價鐵在還原過程中變成二價鐵。三氧化二鐵是黃色,變成亞鐵硅酸鹽就成了青色。在恰到好處的溫度、氣氛條件下,同樣厚的釉層、釉色的深淺決定于鐵含量的多少。但過多則變成黑色,當然其它輔助原料和其它化學成份對釉色的影響也是有的,所以要有合理的配方。
有了合理的釉料配方,如果燒成溫度太低,釉料不能很好熔融,含鐵礦物未能充分溶解在釉?,P中,釉層高度失透,釉面光澤差,釉色則難以呈現出來。
汝窯的燒成溫度一般控制在1150—1200°C之間較為合適。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釉料得以熔融,釉料中的含鐵礦物質得以溶于?,P體中,在合理的氣氛條件下,三氧化二鐵可以充分還原,生成二價鐵的發色團,這時釉層透明度也比較清晰,美麗的天青色就呈現出來了。如果過燒,釉色發紫,釉面青色不正,造成釉面?,P質強、流釉等現象。
窯爐里的氣氛是指窯爐內的一氧化碳含量。為使窯爐產生一氧化碳,煤燒窯用加厚煤層,增加添煤次數等辦法,液化氣或油燒窯則控制窯爐進空氣量使之碳元素不能充分燃燒而產生一氧化碳,一般燒成進入還原階段,要求窯內一氧化碳含量在1—8%之間,氧的含量控制在1%以下。
合理的燒成制度是釉料呈色的重要關鍵,一般汝瓷的燒成要有四個階段:一、氧化階段,主要作用是排除坯體水分,使坯體中的有機物和碳素充分燃燒。二、還原階段,此階段釉料一方面熔融,一方面進行鐵還原。三、成瓷階段,此階段釉料基本熔化,釉子發亮,這時窯要呈弱還原氣氛,如果氣氛仍然很重則使釉色灰青,更重者產品煙熏發黑。如果此階段全是氧化氣氛,產品則重新氧化,二價鐵又轉化為三價鐵,產品發黃。四、冷卻階段,汝瓷美麗的天青色和溫潤如玉的質感與冷卻速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產品在窯爐內成瓷后應在保溫的狀態下緩慢冷卻,使釉料有一個很好的析晶過程,否則釉色不會變青,釉面玉石感也會受到影響。
燒窯過程中一般要做幾個火照放在窯門口,燒窯工定時取出一個作為參考,當最后一個火照挑出后,急速冷卻,觀察火照釉面光滑了,也就是說產品燒成,就可以止火了,可是這個火照不是天青色,而是豆青色。窯爐內的產品在慢冷卻后取出時才是天青色,這說明冷卻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