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瓷器的胎釉的化學組成,都是屬于鋁硅酸鹽類,其中顯微結構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氣孔構成的多相體系,這種晶相是以多晶形式相聚集的。在燒制瓷器過程中,經過干燥工序后的器物,在裝窯燒制前的釉是固相的,通過熱運動開始由固相向液相轉化。也就是由釉料熔燒成釉層,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它在窯爐內必需經過分解化合、燒結、熔融、結晶這一復雜的理化反應后才能形成釉層。無論是高溫、中溫、低溫或者石灰、長石、鉛、硼等各種釉料,只要是附著在胎體表面形成連續相玻璃薄層,均勻地鋪展在胎體上面都必需經過五個理化反應過程以后始能得到平滑光亮,硬度強,無滲透性,能抗酸、堿和其他有機化學物質的侵蝕的釉面。汝釉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汝釉是瑪瑙末燒成,雖說瑪瑙和石英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SiO2),但是晶體結構各不相同,故而在冷卻結晶的理化反應中結成棉絮般的晶體,布滿于釉中,這種毛茸茸的晶體好似蟹爪上的柔毛形象,所以稱它為蟹爪紋。只要是真正的汝窯瓷器,幾乎無一件例外,這也是汝窯瓷器的一個特征,它是有別于宋代南北青瓷系統所有窯口生產青瓷的區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