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釉 指制品表面局部脫釉,包括壓釉、縮釉
產生原因:
(1)施釉前未清掃坯體表面的塵灰和油。
(2)釉層過厚,干后脫落。
(3)已施釉的坯體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磕碰碰落或擦落。
(4)釉漿的粘度太小,或施釉操作不當。
(5)燒成時窯中水氣太多,坯體潮濕,而使坯釉中間分層。
(6)坯釉坯體的接頭泥與坯釉不相適應,燒成粘度太高或接合處太死產生壓釉。
(7)坯釉干燥收縮差過大,造成坯釉分離或釉開裂產生(滾釉)(縮釉)。
解決辦法:
(1)施釉前應清除坯體的塵灰和油垢。
(2)調整釉料的比重至符合工藝標準。
(3)調整釉料的配方,使坯釉相適應。
(4)控制釉料的細度和上釉的厚度。
(5)已施釉的坯體,在加工和搬運時要細心操作,輕拿輕放,保持平穩。
(6)調整接頭泥配方,降低其燒成溫度,修整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