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孔 制品釉面呈現的小孔(或稱棕眼、針眼、豬毛孔)
產生原因:
(1)原料含有機物、硫酸鹽,碳酸鹽類過多,泥料顆較粗。
(2)塵土、炭粉,煤粉混入釉中。
(3)坯體在施釉前未清除表面的灰塵、油污或坯粉。
(4)過濕的坯體上釉,上釉后即裝匣入窯,引起水份過多不能逸出。
(5)使用太干、太熱,太濕的模具成型或澆注易犯毛孔。
(6)窯內水蒸汽多,通風不良,使碳素沉積形成)開口小氣泡。
(7)燒成溫度未達到要求,保溫時間短促.釉面未充分熔融。
(8)釉的枯度太大,雖熔融,但流動性差。
(9)燒成時還原氣氛太重,時間過長,也會產生毛孔。
解決辦法:
(1)坯、釉料蛆成所用的粘土要經過淘選和過篩,清除粗粒和有機物等雜質,要有充分的陳腐期。
(2)調整燒成溫度,降低高粘度,提高流動性。
(3)施釉前或裝坯前,要清除坯上灰塵。
(4)適當提高燒成溫度,縮短窯內溫差,使釉料充分熔融。
(5)過干過熱的坯體不能上釉,濕坯不能進窯。
(6)在燒成氧化階段要充分氧化或加強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