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絳彩瓷原名雅瓷,是晚清文人畫家程門首創燒制的一種瓷畫新品種。可見,它不但是中國陶瓷史上首次由文人畫家所創立,而且是中國陶瓷的新格調的體現。其藝術價值,可與歷代名家相媲美,正如民國黃矞《瓷史》所言:“同光之際,以程雪笠繪者為最勝,次則有落小軒作款者,不知姓氏,亦卓爾不凡。二子之寫生寫意不獨設色精美,其運筆描神,玲瓏蒼雅,覺仇十洲、惲南田著名士,不得擅美于紙上也。”遺憾的是,出于諸種原因,過去淺絳彩瓷不被重視,很少有人知道,直到現在收藏熱后,才逐漸重視起來。
學術界對淺絳彩瓷的研究一直相當薄弱。關于淺絳彩瓷,在學者之間有不同的說法:民國黃矞《瓷史》稱之為“白地五彩”;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稱之為“水墨五彩”;汪慶正主編的《簡明陶瓷詞典》稱之為“淺絳彩”;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稱之為“新派粉彩”;藏家又稱之為“文人瓷”或“文人瓷畫”。事實上,這些提法,或因自相矛盾、或因以偏概全、或因時過境遷、或因牽強附會、或因物是人非,都是難以成立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因資料依據不足和重視不夠所造成。
我們現今從“馬慶云畫雅瓷”的底款上,可知那個時代的所謂淺絳彩瓷,原名之曰“雅瓷”。可見“雅瓷”這一名稱,更是長期無人知道、被埋沒了至今而無人提起。對于“雅瓷”,目前的學術界還沒有使用這個概念,我們應該恢復其歷史的真實。
一、雅瓷中的年齡款瓷
雅瓷中的年齡款瓷,對于我們了解和研究雅瓷的年代很有幫助,故史料價值頗高。晚清雅瓷中有關年齡款的瓷器,大致有如下幾件:
(1)胡夔墨彩尊,寫古柏芝石圖,上題:“一百二十有零圖。時在丁卯(同治六年)中秋前一日畫于昌江官廨南窗之下,奉贈芝泉明府大人雅玩,新安胡夔時年七五。”朱文圓印:“夔”。(見《淺絳百家》)
(2)王少維淺絳彩瓷板,寫漁樵問答圖,上題:“丁亥(光緒十三年)夏日仿曾布臣畫法寫在珠山廠署之環翠亭,七十老人王少維。”朱文印:“吳人”。
(3)李子商墨彩瓷板,寫三教人物圖,題字:“戊子(光緒十四年)中秋后三日以為靜齋仁兄大人雅正,七十老人字商李古董。”朱文印:“仿古”。
(4)程門淺絳彩瓷板,寫四景山水圖,其一題:“江上楊柳風,習習吹人面。登樓望故鄉,千里何由見。雪笠寫,時年五十有六。”白文印:“程”;其二題:“川原皆一色,雪片晚來多。借問騎驢客,詩情更若何。丁丑(光緒三年)仲春月笠道人寫于珠山官舍。”朱文印:“松生”。(見拙文《關于程門生卒年歲》,《陶瓷科學與藝術》2011年第3期)
(5)孫朗泉淺絳彩瓷板,寫新安山水圖,上題:“新安休邑古城巖全圖。峕辛亥(宣統3年)夏六月六十老人孫朗泉寫。”白文印:“印”。(見《中國近代名家彩繪瓷畫圖典》)
根據以上帶有年齡款的瓷器,可推知胡夔生于1793年,王少維生于1818年,李子商生于1819年,程門生于1822年,孫朗泉生于1852年。此外,已知生卒年的還有王鳳池(1824——1898)、唐基桐(1824——1900)、俞芝恬(1821——1861)、汪介眉(1843——1923)、顧海林(1845——1894)、黃士陵(1849——1908)等人。其中,王鳳池、唐基桐、俞芝恬為地方官員,黃士陵為金石篆刻大家,顧海林是揚州著名畫家;他們皆擅書畫,都有雅瓷作品流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