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釉里紅
釉里紅是景德鎮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后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里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里紅”。 而因燒成合格品很困難,故其產品極為名貴。






青花釉里紅
釉里紅有單獨裝飾的,但大多數與青花相結合在一起進行裝飾而稱為“青花釉里紅”。其特點既有青花的“幽靚雅到致,沉靜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紅的渾厚壯麗,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樸實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里紅瓷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把青花與釉里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紅瓷起源于元代,兩者組合為青花釉里紅瓷是元代。
很難燒成的青花釉里紅
從燒成技術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紅和青花顏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燒成制度下進行。現在,要將兩種顏料在統一的燒成制度下燒成,必須尋找在同一制度下燒成的釉里紅配方和青花配方或是溫度切合點。燒成的難度決定了不能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