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蜜蠟黃。這是黃釉中比較美麗的一種,多數呈現在高級青瓷上。蜜蠟黃是一種黃中有褐,褐中閃紅的混合色,類似蜂蜜或者琥玻色。蜜蠟黃釉質通透凝潤,釉玻璃感,釉面如冰似玉,釉層較厚,釉下氣泡較大、透明,可見石英顆粒,開冰裂紋片或者網狀紋片。胎色多為土黃,也有深灰色或者鐵黑色的。蜜蠟黃以南宋黑胎器居多,釉質乳濁度略高于元代。另有俗稱“膳魚黃”的釉色,其顏色較蜜蠟黃釉淺淡,類似繕魚皮色,釉質透明度較高,不如蜜蠟黃的顏色深沉。
(四)其他色
龍泉窯釉色多變,同窯不同色,同器不同色。除了幾種常見的釉色之外,還有其他釉色,其中非常珍稀是月白釉和墨綠釉。
1.月白。所謂月白,一般呈色為白中閃青或者白中閃黃,月白釉是完全乳濁釉。月白釉是宋代鈞官窯、南宋官窯器中的高級釉色,僅在鈞官窯出戟尊和官窯三足爐等器物上顯現,鈞官窯月白釉呈色白中閃青。南宋龍泉官窯也燒制過月白釉,但傳世器絕少,呈色白中閃灰或者白中閃紅。月白釉的釉層肥厚,釉質乳濁渾厚,玉質感極強。釉面溫潤,氣泡和石英顆粒密集,泛木光或者半木光,開片稀疏或者細碎,所配的胎色灰或者深灰。南宋龍泉窯月白釉環耳弦紋瓶就是這種釉。
2.墨綠。這是一種完全玻化的釉色,出現于南宋龍泉黑胎器上。墨綠釉實際是將淡綠的透明釉罩在黑色胎骨上,釉色在黑色薄胎骨的反襯下呈現墨綠色的,顏色深的有人稱之為黑釉。墨綠釉質的透明度較高,光亮瑩澈,釉層中厚,釉面堅致細潤。釉下氣泡較少,開細碎透明紋片。這種墨綠釉器產于龍泉大窯、溪口等窯場,傳世器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