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顯微鑒定就是用顯微設備來觀察陶瓷釉面的老化程度,從而對瓷器進行真偽鑒別。顯微鑒別法以氣泡鑒別為主,還包括痕跡鑒別,開片鑒別,侵蝕鑒別等。顯微鑒別的原理是:古陶瓷經歷了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在土中、水中還是傳世(空氣中),其釉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老化,這種老化現象一定會反映在釉面的某些特征中,用顯微技術觀察和了解這些特征,就可以對器物進行真偽鑒別了。顯微鑒別的時代背景,以前,顯微技術不夠普及,除了實驗室外,一般人無法用顯微設備對古瓷器進行鑒別。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市場上手持式便攜顯微鏡已經可以達到100-200倍了,完全可以達到古陶瓷顯微鑒別的初步要求了。加之,傳統的經驗、眼力鑒別法受到越來越大的局限,新的科學鑒別法市場呼之欲出。所以,顯微鑒別的技術設備和市場需求都已經成熟了,顯微鑒別用于實際鑒別在技術上和設備上都已經沒有任何障礙了。
一、顯微視界下的奇觀
我們先來看幾張在180倍顯微鏡下,青瓷釉面的顯微圖片(圖片做了色彩處理)。

水滴落花圖
看看這圖片中的氣泡狀態,像不像一顆顆水珠落到水面濺起的水花?

淺灘流水圖
這個釉面和氣泡狀態,像不像在一片山澗淺灘或河床淺灘上的潺潺流水?

都市街道圖
這個釉面和氣泡現象,看上去像不像城市街道的交通地圖?

晶花包珠圖
這個釉面和氣泡現象,像不像一些礦物質的結晶花包裹著一顆顆珍珠?

眾星捧月圖
這個說是眾星捧月似乎還不很形象,更像是眾小星(fans)捧大明星。
如果不看到這些圖片,人們會想到在那看似平平滑滑的青瓷釉面下,會有這樣豐富的內容?奇異的現象嗎?這些現象是怎樣出現的?是配方的緣故?工藝的緣故?還是歲月的緣故?這些不同的顯微形態對我們鑒別瓷器的真偽有幫助嗎?有多大幫助?
二、類似釉面的不同顯微視界
在當今古玩界,許多業內行家高手對所謂的顯微鑒別法、氣泡鑒別法是不屑一顧和鄙視的,他們甚至將熱衷于研究探討這類新的鑒別方法的人們,視為不走正道之輩或走入誤區之流。因為在他們看來,不同釉面的區別是一眼可見的,還用得著去看它的氣泡嗎?殊不知,隨著現代科技的發達,造假技術的進步,一些高仿瓷器已經越來越逼近人們肉眼能分辨的極限值。無論是高手還是專家,在許多高仿古董面前,失眼打眼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充分說明了傳統眼力鑒別法的局限性。再說,近似的釉面,高手可能確實可以一眼看出他們的不同,但是究竟是怎樣的不同?他們是說不明道不白的,這就很難有效的指導后來的學習者。可是,如果我們利用現代顯微技術,即使是一個新手,也能夠很容易的分辨出近似釉面的不同之處。不僅如此,而且可以用圖文表達出這種不同,這就很好普及和推廣了。下面我們通過一些實例來加以說明。

四片看似相同的越窯青瓷殘片
大家看看,這是四片看上去很相近的越窯青瓷殘片,如果不是放在一起比較,單獨看的話,許多人都不會認為他們會有什么區別。即便是高手可以清楚的區分它們,可也說不出他們的不同究竟在那里?那么我們看看它們的釉面顯微圖是不是也看不出區別?

yue0001顯微圖。釉面有無數巖石紋,氣泡不大,而且大多被氧化了。

yue0002顯微圖。氣泡密集、層次豐富,大部分沒有被氧化,也有部分明顯氧化的氣泡。

yue0003顯微圖。氣泡比01多,但仍比02少,也有氧化氣泡,但氧化的的形態與前二者都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