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白先生作品 龍泉青瓷《牡丹鳳耳瓶》 五十年代

鄧白先生作品 龍泉青瓷《龍瓶》 五十年代
龍泉青瓷《鸞鳳魚盤》,1959年“建國十周年”國慶人民大會堂宴會用瓷,鄧白先生設計。
1957年,周恩來總理明確指示要恢復全國五大歷史名窯的生產,并強調要優先恢復龍泉窯和汝窯的生產。1958年,龍泉瓷廠專門成立了龍泉青瓷仿古試制小組,并從瓷廠內和民間藝人中選拔了8位專家,開始了龍泉青瓷的恢復和研制工作。1959年,在浙江美術學院擔任工藝美術系主任的鄧白教授,應邀來到龍泉創作青瓷作品,并協助龍泉瓷廠順利完成了“國慶瓷”、“人大瓷”的設計生產等國家重要任務。由他設計的牡丹云鸞圖案青瓷餐具,得到了中央領導和輕工部領導的肯定,被選為“建國十周年國慶人民大會堂宴會用瓷”。鄧白教授對龍泉青瓷的恢復與振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龍泉青瓷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簡介
鄧白(1906年——2003年),號白叟,別字曙光,廣東東莞縣人。原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美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理事、中國陶瓷學會副理事長等。是我國著名的工藝美術教育家、美術史論家、書畫家、陶瓷藝術家。
1906年,鄧白先生出生于莞城的一個中醫家庭,他自幼喜愛詩文書畫,天資聰慧,興趣廣泛,曾師從居巢、居廉的弟子梁梅泉。1926年入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學習,鉆研圖案,師承名畫家陳之佛。1929年在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1940年任重慶中央大學助教,1942年后任國立藝專講師、副教授。解放后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
鄧白教授不僅是我國工藝美術界的學術泰斗和美術教育家,他還是古瓷藝術研究專家。鄧白教授協助浙江省輕工業廳恢復龍泉青瓷生產,在自建的小窯中成功地燒制了仿南宋官窯青瓷,還開展了恢復郊壇窯的科研工作。他是具有權威性的學術巨著《中國陶瓷史》惟一的藝術顧問,是中國陶瓷藝術理論研究的翹楚,他撰寫的《略談我國當代陶瓷的裝飾藝術》和在古陶瓷國際研討會上的學術報告《中國古陶瓷的藝術成就》,掀開了研究中國當代陶瓷裝飾及其演變規律的序幕。鑒于鄧白先生在陶瓷藝術研究上的卓著成就,1980年,鄧白先生被推選為全國陶瓷學會副理事長,出口古陶瓷學會名譽理事。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