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敬的老師傅周海先生離開我們已二十年了。他去世后,我先后到陵園去看望過三次。今年清明節,本想再去杭州看看長眠在錢塘江陵園的老師,不知是這幾年熟悉的老師們陸續離世,還是十年疾病纏身的母親去世后,內心的莫名煩躁,失落,抑郁,打破了我許多的計劃。在清明節給母親掃墓后的次日,呆家里翻閱著過去老師的信息。




記憶中父親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我說過,你不要用合影擺出是某某的弟子唬人,如果畫的不好,把老師的面子都丟盡了。自此我不是很熱衷和老師,名人等合影。仔細想想,在傅周海老師門下十五年竟未與老師單獨合影圖片,每次出行南昌住在老師家時,那怕夜深,老師也會抽出時間坐在書房聊授藝事。今天從師母的微信中下載了照片心中甚是想念。老師西去后,師母出了一本詩畫集,里面寫了許多思念老師的詩句,感受著愛情的凄涼凄美之情。



照片陳述他們美好愛情,美好生活,見證那些幸福的日子。
老師說: 一幅好畫的構成離不開點、線、面的組合,點、線、面的組合又離不開你的修養。你對繪畫的認識水平高低決定你的繪畫高低。書法的構成也是點、線、面。好的畫像一組音樂,畫中的氣韻生動如音樂中講究起伏,點樂,線樂,塊面般的交響樂。至今這些話引領我探尋藝術之路。

老師除了繪畫之外,還教我們要在生活中怎樣對待生活。對人生逆境要如書法行筆般瀟灑,在高山墜石中求險趣。
1998年10月15日,在參加一場全國水墨評比工作中,天妒英才,老師由于疲勞過度,突發腦溢血去世。他的離去是中國書法界,工藝美術界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們學生終生的傷痛。

如今師母卜翠敏先生年過七十,一個人過著簡樸的生活。時光歲月不饒人,師母也步入老齡,但對待專業繪畫,她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勢,心態充滿干勁。平常去看望,她依舊像老師在世時一樣把繪畫心得傳授我們,讓學生們分享成果,使我們受益匪淺。

回首往事,傅周海老師用其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傳業授道,不正是讓無數的學生構成了一幅多彩點、線、面的桃李畫卷?雖然離開我已二十年,但他授業猶如森林之氧充實滋養著我,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冬至又近,不知老師知道我又在回想起他講授點、線、面的時空?
眨眼間,今天是傅周海老師西去已二十周年,謹以此文紀念!
二O一八年十月十五日孫立新叩上
傅周海(1938.12-1998.10),法名覺海,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我國著名書畫家,鑒賞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出身于書香門弟,少好書畫,得馬一浮先生悉心教導,臨摹真跡,悟入微際。不獨以書法擅名,且工繪畫、工藝、精鑒賞。
1958年修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師從著名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先生,對傳統筆墨潛心研習,自有卓識。
擅長山水、人物,兼作花鳥。畫風、肖潤高逸,筆墨蒼渾而有天趣。
中國畫以書畫入畫、重其氣,尢精于用筆。
書法取法鐘系、楊凝式、黃道周,用筆濃淡相間,凝煉古樸。曾任-至五屆全國中青年書展評委,頗有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