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一件大喜事,是龍泉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近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正聰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
毛正聰說,宋、元、明以來,精美的龍泉青瓷不僅是皇家的貢品,而且是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商品。世界所有著名博物館和眾多鑒賞家,均視收藏和陳列龍泉青瓷為正統,若沒有龍泉青瓷就成不了著名博物館,足見龍泉青瓷的價值和藝術水平之高,如今龍泉青瓷入選人類“非遺”項目,這標志著我們龍泉青瓷又迎來了新一輪高峰期。
毛正聰于1955年作為第一批學徒被招進龍泉瓷廠,50年的陶瓷生涯,他對龍泉青瓷有著深刻的了解和獨特的領悟,并孜孜不倦地嘗試創新。上世紀60年代初,他在杭州參觀學習中,發現機械可以代替許多手工活。于是毛正聰前前后后用了5年時間,經過400多次的試制,終于研制成功了國內陶瓷行業第一臺半自動修坯機。同時,毛正聰在繼承古老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經過30余年的潛心研究試制,成功燒制出一套“龍泉哥窯掛盤系列”。他還成功地在掛盤釉面上裝飾上形態各異的人體舞蹈、飛禽走獸、花木植物等抽象形自然紋片,與傳統的流水紋、蟹爪紋、冰裂紋相比,具有現代氣息,是哥窯紋片裝飾藝術的一大創新。毛正聰包畢生心血都傾注在青瓷事業上,推動了龍泉青瓷的創新和發展,培養了一批青瓷藝人。
“龍泉青瓷入選人類‘非遺’是件好事,同時也讓我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因為從此以后龍泉青瓷將越來越被全世界所知曉,我們這些青瓷藝人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我們要把壓力化為動力,制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毛正聰說到,“我曾記得一位著名的國際藝術大師說過:藝術最大的進步就在于創新,沒有創新,藝術就沒有生命。所以,我們要在繼承老祖先留下來的原料配制和燒制技藝基礎上,不斷地去鉆研摸索創新手法,同時我也希望年輕一代能超越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我們的龍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