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沉積在一次次微風的親吻下粉墨登場,喚起了無數童年的時光和追憶。年幼時酷愛畫畫的汪則東被父母送到景德鎮拜師學藝。也許是瓷都這方水土孕育了他畫畫的靈氣,耳濡目染陶瓷藝術的他更是被這個行業深深吸引。
藝術在生活中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汪則東在追求陶瓷藝術的思考和陶瓷藝術創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取材的。在學習陶瓷藝術創作的第二個年頭,由于長期與畫瓷器的樟腦油打交道,一個偶然機會,他發現流下來的樟腦油夾雜這彩墨的顏色沿附在瓶壁的圖形像一棵樹,那棵樹很真實、很雅致;突然他靈光一閃:如果在瓶子里面作畫的話,在燈光的照射下,透光的瓷器會浮現內壁的畫作。于是,他利用多年時間摸索著瓷器內畫的新技法,終于在傳統的陶瓷創作中獨辟蹊徑、博采各家之長,不僅在陶瓷內畫領域獨一無二,而且逐漸從年輕一代陶瓷藝術家中脫穎而出。憑借著深厚的陶瓷藝術功底和陶瓷繪畫新技法,汪則東創作的題材十分廣泛,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走獸,在燈光的照明下活靈活現。在新彩、粉彩和釉上彩極富功力的他,將作品打造出了精致細膩、明凈素雅的特色。談起心愛的瓷器藝術,他如數家珍:.中國人的傳統審美,這種節制的優雅,正像是中國傳統所贊許的人的品性,內里越是有蘊藉、有情致,表面上便越是要謙和清淡、不露聲色。就好像青花瓷器,欣賞品評時如能靜心寧神,撇下浮躁之氣,尚能得其美、其韻致,若是當真搬到家中,整個環境既已不可能回復到古代生活場景,要將它搭配得熨帖就更不容易了。.
.天道酬勤.。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十幾年的汪則東,如今已是成就非凡,對于他精心創立的瓷器藝術將駛入何方?他堅定地說:.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對自己的創作申請保護,以便能更好地創作出新陶瓷畫法。.然而,他仍認為自己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他希望自己能進一步提升作品的意境,繼續用畫筆描繪著自己的夢想,在精美的白瓷胎上演繹出五彩繽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