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清水秀的浙江龍泉人杰地靈,不僅有舉世聞名的龍泉寶劍和龍泉青瓷,從古至今更是匯聚了無數鑄劍和燒瓷的藝術巨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便是中國青瓷界的佼佼者。
初見夏侯文,一付智者風范,難怪在他的手中誕生出了那么多傳世作品。說起他的作品,夏侯文是滔滔不絕,對于他來說,每一件青瓷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特別是近期的作品,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因為這些作品里凝聚了他對青瓷藝術的心血以及青瓷技術的創新。青瓷在他的指間絢爛綻放。
夏侯文并非是土生土長的龍泉人,而是出生于盛產瓷器的江西。從小受陶瓷藝術熏陶的他,選讀了江西陶瓷學院,畢業之后分配到龍泉瓷廠,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時工藝研究。從此與浙江龍泉的青瓷結下了一生之緣。
初到龍泉,展現在夏侯文眼前的讓他陣陣心涼——青瓷“明珠”的誕生地,竟是坐落在離縣城三十六公里的山坳里。開門見山,出門爬坡,艱苦讓他覺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超乎想象。但是艱苦并沒有將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人嚇退。夏侯文覺得,龍泉生活雖然艱苦,可是這里有豐富的優質瓷土,發展青瓷工業前景廣闊。視野開闊了,心也定了,對這里的條件也逐漸適應了。慢慢的,他把全部身心投入青瓷研究、設計工作中去。
到目前為止,夏侯文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工藝研究已四十多年,肩負著原龍泉瓷廠新產品開發總設計師的重擔。這么多年來,他創作作品五千余件(套),有三千多件(套)作品投入了批量生產。其中一部分產品還成了拳頭產品。如竹節杯,生產了三十多年仍久盛不衰。
作為一名肩負新產品開發的總設計師,夏侯文設計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一九六七年,夏侯文承擔了中國與挪威舉辦的“中國現代陶瓷展覽”展品的創作設計。其中的作品《大眾瓶》不但為挪威國家博物館收藏,還成了龍泉青瓷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夏侯文還成功設計制作出用于招待原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使用的大型成套青瓷高檔餐具,并在此基礎上,研制出一套“九七頭影青菊花餐具”。
在2002年北京中國龍泉青瓷寶劍精品展上,來自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故宮博物院等30余位陶瓷藝術界專家、學者在觀看了龍泉青瓷精品展后,都欣喜萬分地表示,龍泉青瓷既吸收傳統優點,又博采眾長,突破創新,從工藝上講,已達到歷史的頂峰!
幾十年與青瓷親密接觸,夏侯文最值得回味的不是諸多優秀作品,而是他讓青瓷是幾十年間創新無數。一直以來,龍泉青瓷的風格是以造型見長,以釉取勝,淺浮雕飾為優勢。景德鎮白瓷釉下彩享譽國內外,青瓷能否研制出釉下彩從而與白瓷爭奇斗艷呢?夏侯文開始了摸索。他在不同的坯料、釉料、色料對青瓷釉下彩進行裝飾,用手工彩繪、噴、刷、各色貼花紙及浮雕與釉下彩結合,經過千余次反復試驗,終于研制成功絢麗多彩、品種琳瑯滿目的青瓷釉下彩。青瓷釉下彩的問世,不但填補了青瓷史上的空白,而且在廣州商品交易會上一露面,客戶就蜂擁而至,競相訂貨,首批訂貨就達30多萬件。
經過多年的反復研究實驗,夏侯文找到了一種既適合哥窯胎薄質堅、釉層飽滿,又適合弟窯釉色明澈溫潤、青翠如玉的中間層胎料和釉料,攻克了工藝上不調和的難關,創制了哥窯和弟窯相結合的新瓷種,打破了“哥”、“弟”不能結合的舊觀念。從此,哥窯與弟窯可以任意銜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得到了陶瓷界人士的高度贊譽,也成了他這一代人對龍泉青瓷的一項新貢獻。在此基礎上,夏侯文又研制成功“色胎繪畫”藝術瓷花瓶及掛盤系列作品,在哥窯與弟窯中開創了一種劃時代的新裝飾手法。現在,他已有多件青瓷色胎繪畫作品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即使到了退休年齡,夏侯文也沒有放棄對青瓷事業的研究和開拓。二00一年他創辦了“龍泉市夏侯文青瓷廠”,又申報了“夏侯文龍泉窯研究所”。同時,他研制成功的“當代梅子青、粉青釉”作品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 時代感是夏侯文退休后作品最顯著的特色,幾何圖案、大紅色調、造型特異等作品屢屢驚艷青瓷界。“哥窯龍紋盤”、“梅子青紋片雙魚洗”、“仿宋哥窯龍紋小品瓶”這些作品不僅美觀,也富含高科技和夏侯文的智慧。
說到青瓷的市場,夏侯文講起一件事,他第一次將“雙魚洗”帶到博覽會上,一收藏家看中后買了回去。晚上,這位收藏家叫上幾位收藏發燒友來看“雙魚洗”。看完之后,發燒友們第二天一早就趕到博覽會,直奔夏侯文的展位,一人拿起一件“雙魚洗”,也沒討價還價,直接把“雙魚洗”買斷貨。之后,夏侯文連補幾次貨,“雙魚洗”還是賣到脫銷。 如今,夏侯文的一件優秀作品價值都在萬元以上,但依舊供不應求。青瓷能有如此好的市場,夏侯文認為,這不是一時的熱潮,而是龍泉青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青瓷是龍泉的特產,只有龍泉的土、龍泉的水、龍泉的藝人才能造出如此美麗的青瓷,哪怕現代科技再發達,離開龍泉,也無法做出與龍泉青瓷一模一樣的作品。”夏侯文還舉了個例子,日本的科技水平很發達,他們曾經研究過龍泉青瓷的含量成分,并仿制過龍泉青瓷,雖然也制出了青瓷,但是與龍泉青瓷放在一起比較,一眼便能分出高低。
除了龍泉青瓷的地域特性,龍泉青瓷也在不斷的創新,從而保證了其魅力不斷的延伸、拓寬。以前的青瓷造型單一,顏色固定。雖然青瓷很美麗,但是幾千年看下來,總會有很多人覺得膩味,特別是年輕人,喜歡時尚的事物,僅僅是龍鳳造型已經很難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于是,青瓷有了紅色,青瓷也有了多變的造型,青瓷還多了更時尚的圖案。
龍泉青瓷能與時俱進,與整個青瓷界藝人關系最大。夏侯文告訴記者,目前龍泉從事青瓷產業的隊伍已經近千人。龐大的產業隊伍創造了無數青瓷作品,對于市場開拓的作用毋庸質疑。另外,還有很多藝人在致力于青瓷的創新與研究。正因為這樣,龍泉的青瓷才能創造出三個億的年產值。
青瓷有如今的成就,夏侯文付出了努力,但是夏侯文一個人的努力完全不夠,僅僅龍泉近千青瓷藝人的努力也不夠。如今,整個龍泉市在為青瓷的發展而不懈努力著。從事青瓷事業幾十年的夏侯文對此感觸最深。
早些年,青瓷雖然是龍泉的特色,但是青瓷并沒有成為一個事業,雖然有一個青瓷廠,但是產品過多追求數量,對質量和科技研發重視不夠,青瓷的檔次一直沒有上去,也沒有為龍泉創造巨大的財富。龍泉政府也沒有發掘青瓷的巨大潛力,他們更關心的是工業產值、農業產量。
“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成為龍泉青瓷的搭臺者。”夏侯文說,最近幾年,龍泉市政府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多此博覽會,將青瓷帶出龍泉、帶出浙江、帶向世界,“這也是龍泉的青瓷為什么在近幾年騰飛的最主要原因,龍泉青瓷能有今天的名氣,政府居功至偉。”
現在的龍泉,不僅隨處可見青瓷,政府還專門建立了一個青瓷寶劍園,為青瓷和龍泉寶劍有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太舞臺。“還不僅僅這些呢,在建的大師園區,將全國大師和全省大師集中起來,辦一個精品園區,這樣對青瓷和寶劍的發展更為有利了。”夏侯文說起這些,幸福的如同花兒一般。(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