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維明從事陶瓷美術創作已有數十年了,如今,他的作品被陳列在人民大會堂外事接待廳,有的被擺放在釣魚臺國賓館,還有的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一想到這些,他就很欣慰,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同時還有更多的責任感——選擇了這條路就得堅持走下去。
嚴維明精于書畫,擅長使用高溫色釉作釉下繪畫,燒制后產生豐富的窯變效果。作品中既有精細工筆繪畫的細微和豐富的色彩,又有筆墨淋漓的博大氣勢。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堅持原創,從顏色釉到窯變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因此他的每幅作品幾乎都是孤品。他說,每一次作品的創作都像是一次孕育生命的過程,創作的過程感受它血脈賁張的生命力,這樣的過程既刺激又痛苦,有時候遇到瓶頸停滯不前,有時侯靈感又剎那間閃現,個中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澤國》系列是嚴維明比較滿意的作品,它是以藍天、湖泊、草地、沙灘、蘆葦蕩等大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色釉的窯變,創作完成的大象風景系列作品,層次豐富,色彩分明。談起創作理念,他稱與其年幼時期的經歷有關。小時候,嚴維明跟著外婆在廣豐縣生活,家門口有兩條寬闊的大河,有大片大片的河灘,有隨風擺動的蘆葦。他和小伙伴們經常在河里抓魚撈蝦。在蘆葦蕩里捉迷藏,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年少時的記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澤國》系列作品就像是從高空俯視那一片大自然景觀,既有美感又引人深思。這種通過抽象視覺來傳達意境的陶瓷藝術品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界的一種獨特風格,也是一種精神與物質、人與自然的結合體,因此嚴維明極為看重自己的這套典范之作。
因曾經在四川美術學院有過進修的經歷,當地的文化特征也給嚴維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融入了他的一些藝術作品當中。《蠟染印象》系列作品就是他從四川學成回到景德鎮后的作品。他將蠟染印象手法融入石刻藝術的金石味和古帛的風化效果,將民間圖騰符號、吉祥紋樣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帶有強烈地域色彩和民族風格的作品,這樣追求古樸凝重的藝術個性在景德鎮瓷壇非常少見,因此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嚴維明經常與志同道合的中青年陶藝人聚集在一起,切磋藝術、共同創作,這些有實力的中青年陶藝家以他們的獨特的藝術精神書寫著陶瓷繪畫之美,以大不同的藝術表達獨特的藝術個性,成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界吹來的一股清風。
談到自己多年的從藝感悟,嚴維明堅定地說:“大路固然寬敞方便,但走的人太多,大家按照一個方向行色匆匆地趕路,久而久之便失去了遠行的趣味。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獨辟蹊徑,根據自己的審美和追求走出了只屬于自己的小路,雖然崎嶇但風景獨特,前面有山、有水、有懸崖,甚至‘此路不通’,但探索的過程對我來說很重要,在不斷探索中,終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嚴維明簡介
嚴維明 1964年1月出生于景德鎮,祖籍江西廣豐,現為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著名陶藝家、畫家。綠寶石藝術陶瓷館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
2001年,作品入選第一屆全國陶瓷藝術與設計展覽和評比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6年,作品獲第六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金獎;
2006年,作品入選中國美術館陶瓷藝術邀請展;
2007年,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7年,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
2008年,獲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展金獎;
2008年,獲“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展金獎;
2008年,作品被中國陶瓷館收藏(收藏號:中陶正字(270)號)。
其作品被收錄進《中國美術館陶瓷藝術邀請展作品集》、《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展作品集》、《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十屆新人新作展作品集》、《中國陶瓷藝術制作大教本》、《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精品集》、《中國陶藝》、《香港經濟導報》、《景德鎮名瓷鑒賞與收藏》、《景德鎮當代美術百家》、《景德鎮陶瓷百期珍藏版》、《景德鎮當代美術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