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達民: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綠寶石藝術陶瓷館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
胡達民這位藝術“稚嫩”的青年魅力何在?這或許是我們想問的。胡達民的藝術簡介是這樣簡述的:胡達民,江西樂平市人,1997年創辦工作室“隨藝齋”。2002年開始獲獎……直至現今。他擅長釉上新彩、粉彩及釉下青花山水兼攻花鳥翎毛。現為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等等。筆者以為主要是他的青花藝術風格淡雅、清新,傳統和現代畫風完美地結合,使觀者耳目一新。加之用青花形式展現,故令人心曠神怡,遐思萬千。他贏得了賞者和買家。縱觀展覽,筆者以為他的作品在創意上有這樣幾種精神:
其一,作品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自古中國文人很講究傳統文化的浸淫和傳承。中國瓷器和中國繪畫皆莫例于外。胡達民的瓷器藝術正是這種文化積淀的浮現和延伸。據了解,胡達民早年拜師學藝追求“國粹”國畫藝術,他對中國畫有很深的研究。他臨摹了大量的畫本和圖錄。對山水的北宗、南宗更有深層次的探索。特別是對“婁東”、“虞山”等畫派情有獨鐘。他傾倒于董、巨,膜拜于青藤、八大,追摹于石濤、弘仁,醉心于賓虹、白石。瓷畫上則以程門、金品卿及汪野亭、何許人為代表的“珠山八友”為師。正是由于這種勤學的“歷練”,對他的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后來的“青花”藝術開辟了廣闊的天地。他把學來的繪畫藝術巧妙運用,兼工帶寫,大膽落墨,游刃于坯胎瓷板之上,把青花藝術發揚到極致,使冰冷的瓷器生發出“熾熱”的生命。這一切歸功于他對傳統文化透徹的理解所致,也是對瑰寶文化——中國瓷器的發揚光大。
其二,作品注重瓷藝和畫藝的有機結合,使之渾然天成。
胡達民的工作室既有無數的青花作品,又有別具風韻的粉彩和淺絳彩作品。觀者目不暇接。觀其粉彩作品無論是山水、花鳥都給人富貴雍容的視覺效果。粉彩是多種鈷色在陶瓷上的運用,古人畫粉彩多以工筆為主,近代尤以民國汪曉棠、潘匋宇為最。而胡達民既能追溯古人,又能突破傳統,不拘泥于傳統。把用于淺絳寫意的手法結合于粉彩制作,創作出兼工帶寫的藝術效果,典型的作品如《家在江南黃葉村》、《過分水嶺》、《榕陰圖》等。淺絳山水用色灑脫,如色釉瓷瓶《黃山煙云》、《群峰疊嶂》等栩栩如生、色調淋漓。他把粉彩色層厚和淺絳彩色層薄的藝術在陶瓷上呈現得淋漓盡致。胡達民的青花作品更是他的強項。他研究燒制青花多年,為此付出不少心血。青花瓷雖然是單色瓷或少數彩,但創造出詩化般的意境歷來是陶藝家為之奮斗的目標。青花瓷的魅力是在單色中又墨分五色,盡顯濃淡枯濕。裝飾性和夸張性是無與倫比的。歷來青花藝術家更注重的是它的寫意性。以灑脫、自由、出神的形象結合詩與畫的完美統一,從而創造出詩化般的意境。青花瓷的制作過程也較為冗繁:起稿、過稿、勾線、施釉、燒成,難度較大。往往陶瓷藝術家借青花瓷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作者的追求,讓眾人在聯想中產生共鳴,這就是青花藝術的真諦。胡達民正是因為諳熟了這些真諦,才傾注了滿腔熱情,用筆唱出了他自己心中的“歌”。他繪的青花山水,曼妙秀逸、渾厚華滋。筆法既有傳統又具創新,畫面更是陳兵布將,慘淡經營。他的作品大度雍容、水分充足、雅倩養眼、出神入化。總之胡達民對青花瓷已把握得十分地道。他使繪畫和陶瓷藝術有機地融合,就如藍天包容著白云一樣,那么協調、清澈。
其三,作品注重表現作者執著追求瓷藝的理想和情懷。
胡達民大師雖然年輕,但從事瓷藝創作的歷程已達20年之久。他跌爬滾打,已經摸索出一條熟練的路徑。無論是青白相生的青花,還是濃彩重墨的色釉,他都玩于掌下,并能“點石成金”,這正是他的獨處。他說:執著地追求瓷藝是他一生的夢。他說他的路還很長。然而我們在領略胡達民的作品時,卻感到他搏擊人生的藝術沖擊力。胡達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他用丹青引領我們進入陶藝世界,讓我們去分析、去觀察、去感悟。“近看有花,遠看有色”,這是人民贊譽青花的。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