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地處汝州而得名。汝官瓷燒造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086-1106年)的二十年間,后失傳,目前全世界僅存六十余件傳世品,是舉世公認的稀世珍寶。
汝官瓷胎質細膩,工藝考究,色澤獨特,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典型特色。其燒造技術失傳八百年來,海內外陶瓷藝人為使天青釉再現于世仿燒不斷,但終因不得其秘訣而未成功。一些工匠嘆曰:“造天青釉難,難于上青天”。但是“在不可能中實現可能”,朱文立大師以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座右銘。
朱文立先生經過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上千次實驗,1987年,終于使一代瑰寶汝官瓷天青釉再現于世,并通過鑒定,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一項空白,載入了《1992年中國技術成果大全》和日本國家編著的4卷史書《中華五千年》。朱文立也被譽為“汝瓷的傳人”,被日本專家譽為“青瓷第一人”。
朱文立是汝瓷界赫赫有名的民間專家,任汝瓷博物館副館長,汝瓷研究所副所長,是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南省分會理事,也是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大師。
樸實的朱文立大師曾說,自己仿佛是為瓷活著,愛在瓷上認個真。為了恢復和發展汝瓷,朱文立的大半生都與瓷相伴,在不懈追求中度過。
1976年以來,朱文立一直從事汝瓷研制工作,先后研制成功了臨汝窯豆綠釉、天藍釉、月白釉、蔥綠釉、汝官瓷天青釉,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和單項獎近20項。1994年8月,榮獲“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1998年,獲“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2000年5月,獲人民日報海外版《世紀之光》“優秀主人公”獎等等。中央及省級媒體多次采訪朱文立,傳頌他的事跡,他的貢獻。
從1989年開始,朱文立只要發現有蓋房挖地基的,便去守候。歷經十多年研究查找,終于在汝州城內找到了文廟汝官窯遺址、宋代汝州新窯器以及北宋汝窯張公巷窯址,有望破解北宋官窯千年失蹤之謎。近幾年,張公巷窯址慘遭破壞和盜挖,朱文立痛心疾首,哽咽道:“窯址破壞了就再也無法恢復,那可是無價之寶啊!”。
為更好地把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朱文立成立了朱氏汝瓷有限公司,對汝官瓷進行深層次開發研究,研制出寓觀賞、收藏、實用于一體的汝官瓷系列產品,來傳承汝瓷文化。
為了瓷的夢想,為了汝瓷事業,朱文立默默地堅持著,他堅信汝瓷的明天會更美好。不過,汝瓷能否重新煥發生機,需要全體汝州人民和所有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一起努力,將汝瓷傳統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