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文明路上,人類建構了多重意義的價值。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對藝術的不同價值的取向,是每個藝術家更多關注的問題。關于生命意義和藝術上的取向,因藝術家個性和時代的不同,形態和旨向也異彩紛呈。
當然藝術家都離不開他之前的文化傳統。平庸的藝術家,重復著前人的東西,這是一種媚俗欺世的機械制作,毫無活力,干枯無味。而充滿激情和活力的藝術家,在生命勃勃的原動力驅使下,對文化傳統繼承中破壞,或是發展深化了文化價值的內涵,或是對傳統價值進行顛覆。任國棟的主題性陶藝作品《生命》系列,是在世界現存文化語境中通過自我內煉后的個性體現。
任國棟是一位充滿開拓創新意識的藝術家。他性格豪爽、奔放、自信,充滿原始生命沖動的野性和詩人浪漫的氣質。他出生在一個陶瓷世家,使他過早的地了解了中國乃至世界陶瓷文化的發展動向和現狀,他熟稔陶藝制作技藝,從母親(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那里遺傳了作為一個藝術家所應具備的潛質。他充滿叛逆精神,當然還有戀母癖(這是成就一個大藝術家的內驅力,這種對愛的依戀必然象滾燙的巖漿般表現在他的作品中)。他并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學院美術訓練,這使他得以保全天才般的個性和反常規的思維方式。
正是任國棟內在不竭的活力和對生命勃勃生機的內省和體驗,使他完成了他的《生命》系列作品。他對生命的體驗豐富細膩,生命形態豐腴飽滿,是一種活力,一種沖決,一種姿態的展示,也是對世界的一種宣告;是一種張揚,一種粗放,一種繼往開來,一種永不妥協,一種延綿不斷,一種銳利的神秘,一種個體的繁衍……這種生命的活力,是人類創造的源泉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人類對抗自然改造社會實現自我的原始力量。
藝術家總是在努力尋找能完美表達自我感受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既是內容層面的外殼(一種表達藝術家思想感情的外化手段);同時也是形式意味層面上的建構(一種抽象的美帶給人心理的沖動)。藝術家的一生無非是為實現這種自我表達而在孜孜不倦的探尋的一生。不同時期的心理感受和美的意緒,總是與不同的藝術樣式相輔不悖的,以期達到一種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任國棟早期作品打著非洲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印痕,也可以看到他對傳統母題現代意義的重建的嘗試。但這一切都是技術層面上的借鑒,他生命中的沖動和勃勃的生機,注定他要跟這種乏味的技術操作分道揚鑣。最后技術讓位于沖動下的形式的實現,這種形式里盛放著他巖漿般的生命體驗。任國棟作品中的藝術造型呈現出抽象、半抽象的形態,這是任國棟的語言風格。當然這種個人的符號化的形式是與表達個人隱秘的心靈密碼相對應的。這些藝術造型充滿象征暗示,并被雕塑裝飾形式意味化了。他作品中抽象的符號既是一種獨立的抽象美,同時也與作品思想層面上的深層的生命感覺產生某種意義上的喻示對應關系。這使他的作品呈現出兩個層面上的意義:一是生命感覺與理智的表達,二是抽象美感的展現。如作品《生命之皿》,由一個圓形有發散、無限擴張傾向的陶皿,盛放著象征生命的芽苗和蘑菇。在這里有無限發散傾向的皿器是帶給我們的抽象的視覺感受,但同時它也是對生命無限活力的寓示。所以它既呈現出形式層面上的抽象之美,同時也與其它充滿象征暗示的意象一起傳達了內容層面上的內涵。
再如作品《生命柱》,在一個圓頭的圓柱體上平行并列著具有韻律節奏感的形式符號。它既是生命動感的聯類取喻的載體,同是也具有抽象意味的美感。圓柱體是靜態的,而具有韻律感的形式的象是充滿動感的,一動一靜,動中寓靜,厚重中包含著靈動。生命是一種感覺,在任國棟的作品中是積極向上的,這是一種抽象的感受,而這充滿意味的律動,不正是這種生命感覺的形象喻示嗎?
作品《生命之花》,在一個按三角體主觀化的筍形上,一個盤旋而上的蝌蚪流(蝌蚪?抑或生命的元素)向上無限延伸。筍在中國的傳統中是生命力的代名詞,在這里作者用筍來暗示。外圍保護著生命元素的是女性的外陰。生命有向上的感受,與盤旋的螺旋有相同的感覺,作者以抽象之形,表達了生命的感受。
如果說《生命之皿》、《生命柱》、《生命之花》,表達一種生命的感覺,而作品《生命之舟》,則是對生命深層的理性思索。作品表達了繼往開來、銳意開拓的鳳凰涅槃精神。作品中的藝術造型充滿想象和豐富喻示。
任國棟用幾年的時間創作了一系列關于《生命》系列作品。他的作品既有個人想象的任家樣式,又有對民間性文化與民間性隱喻的挪用與改造。這在他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被他借用的民間性幻想的隱喻符號,當然這種符號是被整合過的,既是大眾性體驗的幻想的喻體,喻體又被任國棟借用進行想象性的改造和意味化。這種民間喻體與個人裝飾性的創造超越了民本的寓意,在藝術上獲得了新的美感。如他的作品《磨》,就是來自民間性幻想的喻體,這種喻體包含了人們對性的深層體驗的愉悅,任國棟在保留民間寓意的基礎上,突出陶土與釉彩的裝飾性趣味,這樣在保留民間符號本意的基礎上,有了裝飾性。這種對民間意象趣味性改造的作品在任國棟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實這本身就是對性的崇拜與生命的膜拜!如作品《如意》,原先民間文本的寓意是萬事如意的祈福,但任國棟借用民間符號并對民間符號進行改造,在這里符號原先的民本思想的趣味被生命體驗的快感與崇拜所代替,這種對民間文本意義置換、挪用、解構重構本身就有當代性特點,使他在藝術創作上獲得了當代意義。
任國棟,一個為泥和火而生的藝術寵兒,陶藝的隨意性可以包容他的一切:叛逆、沖動、浪漫、張揚,當然還有生命原初的不竭熱情和奔放的活力……
個人簡介:任國棟,山東淄博人。山東陶瓷藝術大師,山東陶瓷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淄博中國陶瓷館研究員,山東省杰出青年陶藝家。1987年入山東陶瓷廠隨母親楊玉芳學習陶瓷雕塑1988《雞》獲第六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2001年《旅途》獲中國(淄博)陶博會大獎2001年《旅途》獲中國唐山陶博會大獎2000年《雞》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