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樓聽雨圖瓷版畫

蘇堤春曉

桃柳春光圖瓷板畫

汪野亭(1884-1942),民國時期景德鎮瓷繪名家,名平,號元鑒,又號傳芳居士,珠山八友之一。他開創的汪派新粉彩青綠山水技法,在民國到解放初期的景德鎮,幾乎取代了傳統粉彩的地位,打破了傳統粉彩“千器一面、死板呆滯”的沉悶局面,至今仍影響著景德鎮粉彩瓷業的發展。
與傳統粉彩相比,汪派新粉彩作品色彩更接近中國畫,多用深綠及墨彩皴染山岡、樹木、屋宇,設色或重染,或輕敷,不論濃艷、清麗均不落俗套。汪先生尤以青綠設色見長,即以鈷料繪山水,大綠、水綠或雪白罩填。畫作注重山體的光面照射效果,艷麗秀潤,明朗凈潔。此外,汪先生的墨彩山水作品更是一大特色,其作多用禿筆,能墨分五色,黑白之間富于變化,表現出一種煙云滿幅的氣勢。

古剎鐘聲圖瓶
觀汪野亭先生的作品,感覺瓷繪已脫離了圖案化的裝飾意味,仿佛一幅幅充滿人文氣息的畫卷徐徐展開,那種視瓷若紙的大氣和瀟灑讓人耳目一新。汪先生深受石濤畫語錄的熏陶,學石濤,愛石濤,同時把佛教精神和儒教的品格和諧地融入到繪畫中,呈現出空曠寂寞、靜雅簡遠的意境。而恰到好處的留白更創造出象外之美,空靈疏秀,引人無限遐思。山川草木,農舍村莊在他的筆下無不洋溢著濃濃的詩情畫意和筆墨情趣。淡墨能深沉,濃墨能清雅,淡妝濃抹總相宜。
林泉到處皆名勝,山水之間有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