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景德鎮的藝術世家很多,但出了5位藝術大師的張松茂一家卻是唯一的。除了在陶瓷藝術上的不懈追求之外,年近80歲的張松茂開始辦班授課,將其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他認為,傳播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關鍵是提高原創瓷器的藝術水準。
開班授課傳承陶瓷藝術
張松茂是江西波陽人,祖父因在景德鎮一家百貨店里謀生而結識了陶瓷界的泰斗劉雨岑,之后祖父介紹張松茂的父親師從劉雨岑。張松茂12歲也開始為劉雨岑等大師的瓷器上畫邊腳圖案。“劉雨岑喜歡喝茶、畫畫,我就給他泡茶、磨墨,看他畫畫,仔細琢磨他的技法,不久我自己也開始畫了。”張松茂認為自己的藝術之路是從養家糊口開始的。“但是瓷器是一門藝術,需要功底。我每天大清早爬起來練字、背唐詩宋詞。而且那時有一批文人在景德鎮畫陶瓷,我結識了這些文人,向他們學習了很多知識。在瓷器上寫字,字體要秀麗,所以我一直在學習歐陽詢的書法。”張松茂說。
張松茂19歲時因大膽地在瓷板上將油畫《政權歸于蘇維?!愤M行再創作,而轟動了當時的瓷都美術界。“上世紀50年代,在一次展覽會上,我迷上了油畫,驚嘆油畫的表現力之強,于是盡可能多地搜集了相關的美術資料,帶回來厚厚一疊油畫明信片,其中一張《政權歸于蘇維?!返挠彤嫳晃野嵘狭舜砂瀹?。這幅作品非常復雜,整個畫面有100多個人物。”據張松茂透露,《政權歸于蘇維?!反砂瀹嫻矂撟髁藘蓧K,均被藏家所收藏。
《三顧茅廬》是張松茂市場成交價格最高的瓷板畫作品。2005年以150萬元成交,2010年以1300萬元成交,開創了中國當代藝術陶瓷的成交記錄,也引領著中國陶瓷畫像國畫及油畫一樣,成為藝術市場的翹楚。說到創作這塊瓷板畫的緣由,張松茂表示,“有一次去體驗生活看了三顧茅廬的現場,我很有感觸,于是畫了速寫回去以后開始創作,最初一直不能擺脫傳統畫面。所以我第二次去速寫,還拍了很多照片。之后一直冥思苦想如何突破‘張飛等人敲門,諸葛亮不開門’的傳統畫面,最后我著重突出了劉備等人在回去的路上,張飛怒發沖冠的樣子。”對于這幅作品的市場價值,張松茂表示,“這么高的價格是我沒想過的。景德鎮無論是制瓷工藝還是裝飾畫面,都有極高的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的藝術成就,首先歸功于景德鎮這片寶地。”
雖然張松茂的作品供不應求,且市場價值極高,但他卻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辦班授課、手把手教學生上了。張松茂說,“我要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授給更多年輕人,要把中國陶瓷藝術和陶瓷制作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當心贗品“7501瓷”
“張松茂對陶瓷藝術是癡迷的,在創作《三顧茅廬》期間他根本沒有想過經濟上的回報。他經常說我們的作品要精益求精,要傳承下去,讓后人來評價。”張松茂的妻子徐亞鳳說,正是因為對藝術的嚴謹,張松茂拒絕為迎合市場而創作。
徐亞鳳與陶瓷藝術的淵源更為深厚,她的祖父是“珠山八友”徐仲南,舅舅是劉雨岑,父親是陶瓷老藝術家徐天梅。在家庭的熏陶和名師指導之下,徐亞鳳的藝術造詣也堪稱深厚,1975年徐亞鳳參與并主設計的“水點桃花”、“梅花”餐具、茶具被選為“7501”毛主席用瓷。30多年過去了,這批“神秘”瓷器的價值也由當初的幾十元翻了數萬倍:一只“7501瓷”調羹10萬元,一個小瓷碗170萬元,一壺十杯的一套酒具200萬元,可謂價值連城。徐亞鳳回憶當年的設計和創作過程還很激動,“當時選擇了最頂尖的工藝美術大師做這個項目,我創作的圖稿被選中了。最初是創作梅花,后來因為釉下的顏色出問題,起泡了,就改成了桃花。從1975至1978年的四年時間一直在做這個項目,我畫花朵,王錫良畫樹干,流水作業。當時用的各種材料以及我創作的圖稿,至今我還保留著。”
徐亞鳳表示,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再造的毛主席用瓷,藏家在收藏時一定要謹慎。“今年上半年,我曾被邀請去北京鑒定過一批‘7501瓷’,雖然鑒定現場到處擺滿了精美的‘7501瓷’,但我還沒近距離觀察就可以判斷全部都是贗品,僅是胚胎和顏色就有問題。”徐亞鳳說。
貼花工藝是“雙刃劍”
談到當代瓷的收藏,貼花工藝或許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貼花工藝是現代日用陶瓷產業中被廣泛運用的一種裝飾方法。貼花,是根據各種器型設計出來的紋樣,用陶瓷顏料印刷成花紙,再用粘貼法將花紙上的彩色圖案移至陶瓷坯體或釉面,分釉上貼花和釉下貼花等。貼花工藝具有規格統一、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價格低廉、購買群體廣泛等優點。
在傳播陶瓷藝術精品方面,貼花工藝可謂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貼花在陶瓷藝術文化傳承及推廣方面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而另一方面,國家級大師的作品起步價至少10萬元以上,而大師作品被“貼花”成批生產,制作一件贗品,成本還不到100元。而目前貼花贗品大量充斥市場,標價上萬元。有的贗品甚至直接進入拍賣會,以數十萬的價格成交。
對此,徐亞鳳說:“貼花工藝很早就有,貼花作品能夠細分市場,同時也為藏家提供了新的選擇渠道,但這個市場還存在不規范操作的情況,不過大多數正規產業經營者不會侵權原作?,F在機器生產的瓷器很逼真,就像醫學上的克隆一樣,要用放大鏡才能分辨出來,但價格卻很低。比如,張松茂親自創作的瓷盤市場價值幾百萬元,而他的貼花作品只要8000元到一萬元而已。流水線生產的貼花產品,其藝術價值和大師親筆創作的相差很遠。”
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國之所以能被全世界看作瓷都,是因為它在每個朝代,都有過高于同時代的原創瓷品。而如今,這種優勢卻在逐漸喪失。“景德鎮是千年瓷都,世界陶瓷圣地。在發展及傳播景德鎮瓷器藝術方面,貼花工藝首要的前提也是要有傳統文化弘揚意識,以及提高作品原創水平和設計水平的意識。”張松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