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龍泉縣丁字街口“同福堂”藥店。
1956年,工作于龍泉瓷廠,拜毛聲后為師。
1958年,工作于龍泉瓷廠仿古小組,從事龍泉青瓷的恢復與研制,拜著名老藝人李懷德為師。
1963年,應邀至浙江美術學院理論結合實際教學輔導。
1976年,工作于龍泉青瓷研究所,從事新產品設計與研制。
1979年,作品《中美友好玲瓏燈》被選為外交部國禮,現收藏于美國白宮,
1980年,任龍泉青瓷研究所所長。
1981年,作品《1.3米迎春大花瓶》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1982年,作品《52厘米迎賓大掛盤》獲第二屆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一等獎,獲藝術瓷總分第一名,被譽為當代“國寶”,現收藏于北京中南海紫光閣。
1985年,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
1986年,1.作品《33件云風組合餐具》獲第三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獲日用瓷總分第一名;2.獲“浙江省自學成材”稱號。
198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1989年,任龍泉青瓷研究所總工藝師。
1990年,作品《絞胎斗笠碗》獲第四屆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二等獎。
199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1993年,當選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4年,1.作品《65厘米哥弟混合梅瓶》獲第五屆陶瓷設計評比二等獎,現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2.作品《30厘米露胎刻花瓶》等應邀參加新加坡龍泉青瓷展。
1996年,1.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創建“龍泉朝興青瓷苑”,并應邀赴香港參加陶瓷藝術作品拍賣會,做現場示范表演。
1998年,1.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2.任浙江省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評委。
1998年,作品《點綴紋片蒜頭瓶》被國家領導人收藏。
1999年,作品《萬邦昌盛吉慶瓶》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0年,1.作品《哥弟混合三環瓶》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2.參加杭州龍泉青瓷精品展。
2001年,1.應邀赴韓國參加陶藝學術交流及展覽,發表《龍泉青瓷——古今》學術演講;2.作品《哥弟混合三環瓶》被韓國康津郡博物館收藏。參加上海龍泉青瓷精品展。
2002年,1.任第七屆全國陶瓷設計評比會評委;2.參加北京龍泉青瓷精品展。作品《灰釉牡丹碗》被北京大學賽特勒博物館收藏。
2003年,作品《哥弟混合吉祥如意瓶》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4年,作品《灰釉水波碗》參加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家作品雙年展,并被中國美術學院收藏。參加廣東佛山“全國陶瓷高峰”論壇并作演講。任“杭州·中國西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評委。
2005年,1.作品《仿宋五管瓶》刊登在《中國工藝美術》2005年總第一期封面,并發表文章《龍泉青瓷古今》;2.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華文化名家——徐朝興”郵票首發式;3.任“杭州·中國西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評委。應邀參加北京大學“走進北大與文化名家交流演講”。
2006年,1.參加中國美術館“中國陶瓷藝術展”大會;2.作品《群猴掛盤》《灰釉水波碗》被中國美術館收藏;3.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徐朝興從藝50周年回顧展”。
2007年,1.被評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應邀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世界地理標志大會”;3.當選為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會長。
2008年,1.被授予“中國知識產權文化大使”稱號;2.在杭州舉辦“傳承與延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聯展。
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1年,1.赴臺灣文化交流,并做現場技藝表演;2.在北京參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并現場演示;3.應上海世博會邀請,做現場技藝表演;4.由文化部組織,赴山東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5.赴法國巴黎參加國際陶瓷大會,龍泉青瓷精品有39件在法國展示,其中徐朝興有兩件作品參展;6.應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邀請,在杭州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講學。
2012年,被文化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授予“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