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瓷網總經理朱東明與正在使用“薄施淡染”汾水技法繪畫的陳利女士
陳利,已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燒制技藝)傳承人陳揚龍先生的長女。名門之后的陳利,從出生開始便與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自幼耳濡目染,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受到熏陶,在筆墨、顏料與陶瓷的磨擦聲里逐漸長大。追隨父親學藝后,更是得到陳揚龍大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的教育,深得揚龍先生的真傳,在色料、泥釉配制、繪制技法等多方面均有其獨到之處。

陳利釉下五彩作品《萬紫千紅》

陳利釉下五彩作品《碧玲瓏》

八十年代,陳揚龍大師在悉心指導女兒陳利畫瓷,父親的諄諄教導讓陳利受益終生。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揚龍先生生前,憑著對陶瓷藝術的執著和深刻理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了大批精美的釉下五彩優秀作品,為世人喜愛稱贊的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的創新與發展貢獻了其畢生精力,實現了他最初進入陶瓷行業時許下的為陶瓷服務一輩子的誓言。父親淡于功利、嚴以律己的為人原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陳利的心路歷程。從藝至今已30余年,和父親一樣,陳利疏離了經濟社會中經濟利益的層面,秉持生活的簡樸,甘于寂寞,潛心于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的探索與研究,對醴陵釉下五彩的傳承與發展保留著執著一生的信念。

陳利女士在“非遺進清華”傳承人成果展上,與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副部長項兆倫、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盛德分享陳揚龍大師獨創的“薄施淡染”汾水技法的傳承經歷。
執著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信仰。正是這種永不言棄的執著精神,讓陳利成長為一名技藝卓越、發展全面的醴陵釉下五彩藝術家。在陳揚龍大師去世后,作為秉承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的傳人,陳利女承父志,將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的發展及釉下五彩瓷文化研究與傳播視為己任。在繼承父親藝術理論和藝術精神的同時,“教學相長”,在創作之余帶徒多批,努力將揚龍先生一生總結的“薄施淡染”技藝發揚光大,為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陳利,帶著父親的夢想,在陶瓷藝術創作之路上繼續不斷前行!

陳利,1968年出生于醴陵陶瓷世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利自幼隨父陳揚龍大師學藝,18歲進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至今從藝30年。在父親陳揚龍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悉心教育下,對釉下五彩的燒制技藝有了深刻的認識,是父親一生總結的“薄施淡染”技法形成的見證者和直接傳承人。在色料、泥釉配制、繪制技法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使其技法不斷完善,其作品清新淡雅,溫潤如玉,真正做到了“玉的感覺,雅的感受”。陳揚龍大師過世后,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的藝術理論和藝術精神,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努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