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黑內白釉缽 唐 長安醴泉坊窯 高3.3cm 口徑7.1cm 底經2.1cm 高梧樓藏

外茶葉末內白釉缽 唐 長安醴泉坊窯 高5.3cm 口徑9cm 底經1.7cm 高梧樓藏
醴泉坊窯
醴泉坊窯在考古發(fā)掘出土的資料中有明確的紀年,它上限為開元二十四年(736),下限不晚于寶應二年(763)。醴泉坊窯生產的產品絕大多數(shù)是唐三彩,兼燒黑釉、白釉及部分素燒瓷。它的發(fā)現(xiàn)被考古界稱為是繼唐代鞏縣、陜西黃堡窯之后的又一大唐三彩窯址。

黑釉瓜棱注子 唐 黃堡窯 高19.8cm 口徑7cm 底經7.2cm 高梧樓藏

黑釉刻花填白彩注子 唐 黃堡窯高24.3cm 口徑7.9cm 底經6.5cm 高梧樓藏


黑釉渣斗 唐 黃堡窯 高10.7cm 口徑13.3cm 底經8.5cm 高梧樓藏

褐釉葵口碗 唐 黃堡窯 高7.9cm 口徑16.2cm 底經8.3cm 1987年陜西銅川黃堡窯窯址出土深圳博物館藏


黑釉蓋盒 唐 黃堡窯 高11.4cm 口徑12.7cm 底經8.9cm 1984年陜西銅川黃堡窯窯址出土深圳博物館藏
黃堡窯
黃堡窯是唐至五代時期中國北方重要的窯場,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以北的銅川市黃堡鎮(zhèn)。黃堡窯燒造瓷器產品種類繁多,從釉色看有白釉、黑釉、黃釉、青釉瓷器等,器型既有食具、酒具、茶具,也有文房用品、化妝用品等。
黃堡窯在中晚唐始燒青瓷,此時青瓷產品從胎質致密程度到釉色均勻與否都處在摸索和模仿的層次,器物種類也相對較少,紋樣比較簡單。
五代開始,黃堡窯青瓷燒造量大增,胎質細密,釉色瑩潤,對紋樣與造型既有創(chuàng)新也有借鑒學習,精品大量出現(xiàn),為宋代耀州窯盛燒及貢瓷地位的確立,青瓷產品的大量外銷,耀州窯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褐釉如意頭形瓷枕 唐 黃堡窯高17cm 口徑13.5cm 底經9.7cm 1986年陜西銅川黃堡窯窯址出土深圳博物館藏

黑釉小瓶 唐 高10.2cm 口徑4.5cm 底經3.7cm 高梧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