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鈞窯月白釉塑貼蓮荷紋雙耳三足爐
工藝
在工藝上,明顯承接了金代鈞瓷的“不拘小節”的粗放性特征。其手的跡拍打明顯,施釉厚薄不勻,并且多半釉不到足,有的作品甚至于為了數量原因,將內心剝釉或作無釉處理。
在工藝上,明顯承接了金代鈞瓷的“不拘小節”的粗放性特征。其手的跡拍打明顯,施釉厚薄不勻,并且多半釉不到足,有的作品甚至于為了數量原因,將內心剝釉或作無釉處理。


鈞窯天藍釉盤
釉
在釉的質感方面表現為,其釉質肥厚不一,垂釉、薄釉、棕眼隨處可見。部分釉質有時顯得精美含蓄流光溢彩,大部分則顯得質感生澀,缺少必要光澤玉潤等。
從釉色上看,元鈞多天藍、天青、月白,也有紫斑、紅斑,但呈彩暗淡悶啞,裝飾性較差,與宋鈞的自然天成,美妙幻化,已不能同日而語。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盤

在釉的質感方面表現為,其釉質肥厚不一,垂釉、薄釉、棕眼隨處可見。部分釉質有時顯得精美含蓄流光溢彩,大部分則顯得質感生澀,缺少必要光澤玉潤等。
從釉色上看,元鈞多天藍、天青、月白,也有紫斑、紅斑,但呈彩暗淡悶啞,裝飾性較差,與宋鈞的自然天成,美妙幻化,已不能同日而語。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盤
燒制
在燒制過程中,很可能改素燒固胎,釉燒呈色的流程為一次燒成,因其胎質較宋鈞松散、泛黃,敲擊聲音缺少瓷質缽音,其燒成溫度較宋鈞明顯低,約在1180℃-1240℃之間。
在燒制過程中,很可能改素燒固胎,釉燒呈色的流程為一次燒成,因其胎質較宋鈞松散、泛黃,敲擊聲音缺少瓷質缽音,其燒成溫度較宋鈞明顯低,約在1180℃-1240℃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