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龍泉窯魚耳爐 湖州市博物館藏 1978年湖州市下昂鄉石泉村墳山頭墓葬出土
口徑8.5厘米,宋代流行的一種爐的樣式,將器耳做成魚形,常見于龍泉窯、哥窯及南宋官窯產品。其整體造型模仿古代青銅器,多用于陳設或焚香。

南宋龍泉窯青瓷何仙姑像 浙江省博物館藏
此像采用露胎氧化法燒造,通高17.5厘米,何仙姑端坐于山石之上,神態怡然自若。服飾及左手所執荷葉皆施青釉,開片,頭、手、足及山石皆露胎呈深紅色,工藝巧妙精湛。

南宋龍泉窯青瓷刻劃花梅瓶 私人藏
梅瓶通高36.2厘米,通體施薄釉,釉色青中帶黃,器身上下分飾蓮花、荷葉及蓮瓣紋。過去古陶瓷研究界常把此類器物歸為北宋龍泉窯的典型產品。

南宋龍泉窯青瓷把杯 浙江省博物館藏
高4.1厘米,通體施米黃色和灰青厚釉,遍布開片,紫口鐵足,處處彰顯龍泉窯“類官”產品的特色。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款龍泉窯青瓷刻劃花盒蓋 私人藏
直徑17.3厘米,盒蓋蓋面刻荷葉蓮花紋,有粉蝶、蜻蜓穿行其間。蓋壁邊緣刻有“不忍自生禍,歲登無由自診,萬事大吉利也。乾道七年正月上。自記耳。□子”銘文。這件盒蓋因其蓋面刻劃有與圖11的梅瓶風格極為相似的荷葉蓮花紋,為同類器物的斷代提供了參照。

南宋龍泉窯蓮瓣碗 麗水市博物館藏 1963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進士葉夢登妻潘孟光墓出土
口徑18厘米,細密的蓮瓣,在如水般淡雅柔和的綠釉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可人。這類廣口小圈足的蓮瓣碗是南宋龍泉窯的常見造型。
(摘自:景德鎮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