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揚州鎮館之寶梅瓶“出鏡”






[日期:2010-09-14] 來源:  作者: [字體: ]

2000年,法國總統希拉克訪問中國,本來首站是在上海,可他卻執意要先到揚州。希拉克非常鐘情東方文化,尤其癡迷于中國文化。當時,他提出了一個希望,那就是一定要親眼看一看揚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舉世聞名的瓷器。那么,這是一件什么樣的瓷器呢?本期節目,我們就帶您探秘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賞國寶

緩步走進揚州博物館偌大的國寶展廳,只見空曠的展廳里,只陳列著一個展柜,幾束金色的光暈集中在這個恒溫恒濕的玻璃展柜上,一抹耀眼而動人心魄的深藍,直入我們的眼簾:它,就是我們要找尋的、也是法國總統希拉克曾經仔細觀賞過的中國國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這只梅瓶不僅釉色極富藝術感染力,而且高達43.5厘米的高度,也同樣給人以震撼,可以說它是瓷器藝術里的一朵奇葩。

最吸引人的是梅瓶的裝飾紋樣:只見白龍環繞瓶身一周。中國古人將龍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龍更顯高貴圣潔。

從整體上看,主體紋飾白龍和火焰寶珠與輔助紋飾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龍、寶珠施青白釉,兩種釉色對比鮮明、強烈,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龍叱咤于萬里藍天之中,以藍釉點綴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襯托下,尤為突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探國寶

然而,在這風光無限的鎮館之寶背后,還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原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過后,揚州也被防震、抗震的緊張氣氛籠罩著。一個名叫朱立橫的年輕人,把家里祖傳的一只瓷瓶,賣給了揚州文物商店。當時負責收購的蘭福華師傅認為這是一件線上的文物(以乾隆六十年(1795年)為界線,乾隆及其以上年份的文物不能出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僅以18元成交,結束了它在朱家塵封的歷史。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文物局為了培養專業人才,在揚州設立了華東文物培訓中心。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先銘先生被邀請到陶瓷鑒定班授課。馮先生在揚州工作期間,文物界的同行請馮先生到博物館、文物商店看東西,解決“疑難雜癥”。白龍梅瓶便是文物商店的首選,自打它收購回來,有關斷代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有人看清中期,有人看明前期……

馮先銘當年見到白龍梅瓶,猶如伯樂見到了千里馬,他凝神屏氣從上到下仔細端詳了一番,又翻過來看底足,情不自禁地不斷點頭贊嘆:沙底,火石紅,龍的形態,鈷藍釉……真是好東西啊!原來,根據他多年鑒定瓷器的經驗,他認定:這根本就不是明清時期的器物,而是年代更早的元代景德鎮的產品;不僅如此,這還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國寶級的稀世珍寶。為什么這么說呢?

元代陶瓷史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創燒出了無與倫比的青花,釉里紅,寶石藍釉……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國內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鳳毛麟角,館藏稀缺,民間難尋,人們一度忽視了元代瓷器的重要價值。而這件偶然發現于民間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恰好正是馮先銘努力尋找的元代藍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它的發現,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回到北京之后,馮先銘先生一氣呵成把他對白龍梅瓶的研究心得寫成文章發表出來,這件稀世珍寶終于名聞天下。

不能出口的線上文物,店里不便流通的商品成為國寶之后,揚州文物商店慷慨作出決定,在結束了六百年的顛沛流離之后,這件閃耀著特殊光彩的元代霽藍釉大梅瓶,正式入藏揚州博物館。從18塊錢,到三個億,從默默無聞,到驚艷于世,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的傳奇故事和它的價值,給人們帶來了說不盡的贊美和感嘆。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