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玉壺春瓶(圖10)

青釉玉壺春瓶
口徑7.5厘米,底徑7.7厘米,高27.6厘米。敞口,頸部細長,垂腹。內(nèi)外施青釉,足內(nèi)有一圈刮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釉厚較厚,釉面瑩潤,有細碎的開片。
青釉印花牡丹紋盤(圖11)

口徑32.7厘米,底徑23.2厘米,高6.5厘米。花口,圈足露胎處有火石紅。通體施較厚青釉。盤內(nèi)底印有牡丹紋,內(nèi)壁模印條形菊瓣紋。牡丹紋花大葉小,葉如葫蘆形,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
青釉刻花雜寶紋盤(圖12)

青釉刻花雜寶紋盤 口徑34.3厘米,底徑23.5厘米,高6厘米。敞口,圈足內(nèi)有一圈刮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盤心飾八寶和十字杵紋,內(nèi)壁輔以纏枝蓮紋。胎體較厚重,通體施青釉,色澤溫潤。口沿處附著一塊銹斑。
八寶是藏傳佛教中8種表示吉慶祥瑞之物,依次為寶瓶、寶蓋、雙魚、蓮花、法螺、吉祥結(jié)、尊勝幢、法輪。元代流行的八寶有所不同,俗稱為“雜寶紋”。寶杵是佛教禮器或法器,其作為瓷器紋樣裝飾始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時期。一般寶杵繪于盤、碗中心,以十字形表現(xiàn),故稱“十字寶杵”。八寶紋的盛行,與皇室崇信佛教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