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清真寺內的花紋裝飾

古代金銀器上的花紋裝飾

位于格哈默沙村的古代“蘇麻泥青”料礦洞

古代“蘇麻泥青”料礦洞口

伊朗博物館藏元青花大盤上的 釉里紅方章款

國內藏家所藏青花瓷器上的釉里紅款識 波斯文寫法有誤,疑為中國人所寫
公元13世紀,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國,揭開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頁。元帝國征服了歐亞許多民族,使其統治范圍橫跨歐亞兩洲,中西交通往來十分頻繁,海外貿易發達。江西景德鎮的瓷器,特別是青花瓷器不但在國內有廣闊的市場,而且大量銷往海外。
到14世紀以后,中國的青花瓷器就通過貿易的渠道輸往西亞、東南亞、南非、歐洲等地。這些青花瓷今天能看到的不外乎當時出口而保存至今的傳世品,以及古代遺址和墓葬發掘出土的發掘品兩類,其中傳世品主要集中于伊朗德黑蘭與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館。此次能有機會來到伊朗德黑蘭國家博物館(微博)親眼見到這些傳世至今的精美元代青花瓷,實現了筆者50多年的夙愿。該館的收藏不僅數量大,質量精,而且來源可靠,科學價值極高。這是中伊兩國人民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也是研究我國青花瓷器的珍貴實物資料。這些青花瓷器是在元代江西景德鎮燒制出口到波斯地區的,所以在國內十分少見。現在由于國內元青花瓷器出土多了,可資研究的資料得到了豐富,它們在造型與花紋裝飾上與伊朗德黑蘭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有什么相似之處和不同之點,與之進行比較研究,是我們此次來考察的一個重要任務。
青花原料為氧化鈷,是一種著色力極強、穩定性好的彩繪原料,它不僅燒成面較寬,而且容易燒成,這是它的主要性能。氧化鈷一般含有氧化鐵與氧化錳等多種元素,其他元素含量的多少,決定了氧化鈷的性質。經科學研究,我國古代青花瓷器使用的青料分進口與國產青料兩種。進口青料稱“蘇麻離青”,又叫“蘇尼勃青”。這種青料含氧化鐵成分高,含氧化錳成分低,并含有砷,是一種高鐵低錳料。國產青料含氧化鐵低,含氧化錳高,是一種高錳低鐵料。這種進口青料的最大特點是高鐵,在還原焰中燒成,呈黑色結晶斑塊,繪制紋飾線條具有暈散、流淌的特征。因此,這種青料的性能會直接影響紋飾密集、多層次的裝飾效果,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