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宋代黑定標本 圖2 帶有墨書的黑定茶盞
這批民間新面世的宋代黑定標本,在深圳博物館舉辦的“玄色之美”特展中展出,豐富了我們對文獻記載與窯址出土的黑定種類的認識。黑定是一個重要的宋瓷品種,其中帶有油滴、曜變、金銀彩裝飾的品種尤其珍貴。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制瓷始于唐,盛于宋,失于元,是受鄰近邢窯的影響而以白瓷為主要產品的名窯。其地點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一帶,此地宋代時屬定州,其窯因此得名定窯,所產瓷器亦稱定瓷。
宋定窯以白瓷著稱,但也燒造高質量的黑釉瓷器,稱為“黑定”。黑定的胎與白瓷胎一樣,均為白胎。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古窯器論》提及“古定窯”時,記載有“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如白定,俱出定州。”北宋時期,定州為邊關重鎮,是抗遼的第一線,當時就有“天下十八道,唯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軍唯定州最要”之說,司馬光、韓琦、薛向、蘇軾等名臣相繼到定州任職,可見當時定州在北宋的重要性。
筆者這些年收集的黑定標本基本都來自定州,多數出自寺廟遺址的工地,一部分就來自定州開元寺塔(也叫定州塔)周圍基建。中國的茶文化歷來就有著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礎,所以這些黑瓷標本來自這里也不足為奇。
從收集的標本看(圖1),大多數標本和殘器都與“茶”有著密切的聯系。兩宋時期,黑瓷的文化和美學內涵大多是通過茶文化體現出來的。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宋代書法家蔡襄也說:“茶色白,宜黑盞。”可見,黑瓷所具有的古穆、莊嚴、沉寂的內涵,深藏著無法估量的價值,讓人回味無窮(圖2)。

從迄今面世的黑定標本的器型、胎質、釉面上看,黑定有以下特色:1.器型主要有盞、碗、瓶、罐、缽等。2.胎質主要是白胎,白度高,質地精細,胎壁薄。3.釉面平整光亮,有的足外壁因流釉不整齊而出現不規則的露胎現象。

圖3 宋純黑釉裝飾茶盞

圖4 宋點彩黑定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