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5 宋黑定油滴釉標本
從裝飾技法上看,可以把黑定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純黑色,釉面漆黑光亮,光可鑒人,正如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所稱“有墨定,色黑如漆”。此類殘片的胎質(zhì)潔白,瓷化程度較高,斷面氣孔很少,可見燒結(jié)溫度較高(圖3);第二類釉面中帶有“窯變”色,或者帶有(金、銀色)兔毫,或者帶有油滴,或者帶著鐵銹斑點,甚至還有像曜變一般的奇妙窯變等等,但是整體還是以黑色為主題(圖4、5、6);第三類采用金彩裝飾,富麗而莊重(圖7、8)。

圖6 宋黑定曜變標本

圖7 帶有金彩的黑定標本

圖8 帶有金銀彩繪鳳紋的黑定標本
采用上好的胎質(zhì)和上好釉料,可以說定窯的黑釉瓷把胎和釉的功效發(fā)揮到了極致,從開始一味追求純黑,到后來豐富的裝飾技法,體現(xiàn)了黑釉瓷器的獨特魅力。
鏈 接
油滴釉:是黑釉的特殊品種之一。特點是在釉面上散布著許多具有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大小不一,大的直徑達數(shù)毫米,小的只有針尖大小,形似油滴,故名油滴釉。油滴釉屬于結(jié)晶釉,由于燒成時鐵的氧化物在該處密集,冷卻時這些局部形成過飽和狀態(tài),并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從中析出晶體,從而形成“油滴”斑。油滴釉創(chuàng)燒于宋代。建窯、定窯、山西窯場、淄博窯等均有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