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清宮舊藏
高32.6厘米 口徑26厘米 足徑21厘米
此件出戟尊為宋代宮廷使用的典型陳設用瓷。造型仿古銅器式樣,口沿外撇,頸部束收,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體飾方棱三層,每層飾以四道相同的扉棱,俗稱“出戟”,口、頸部位胎骨較薄,腹以下厚重。通體施月白釉,釉色較勻,釉表面有棕眼,邊棱釉薄隱露胎色,使棱角更顯分明,突出了尊的古樸、莊重感。在傳世品中,這類尊為鈞窯器中最少見者,據了解,全世界包括公私收藏,僅約十件左右。

宋 鈞窯玫瑰紫釉尊 清宮舊藏
高18.4厘米 口徑20.1厘米 足徑12厘米
器型仿青銅器式樣,為渣斗型。口沿外撇,直頸且頸部較長,鼓腹,寬圈足,里外通體施釉,但各部分的釉色又不相同。口沿以下至頸部以天藍色釉為底色調,上面暈散著幾道玫瑰紅色釉,宛如藍天中飄浮的幾縷晚霞,給人一種自然柔和的美感;腹部的釉色又以玫瑰紅色為主,烘托出明亮艷麗的氣氛,足部為醬色釉。器里口沿處為玫瑰紫色釉和天藍色釉各半,內部則為藍、紫相間的窯變釉。
此尊器型完整,整件器物造型端莊、規整,色調柔和、典雅,器物內外藍紫相間、交錯變化的釉色給人一種變幻莫測、撲朔迷離之感,頸部上呈現的蚯蚓走泥紋更增添了器物自然天成的美感,為宋代傳世器物中的精品。
宋 鈞窯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清宮舊藏
高15.8厘米 口徑22.8厘米 足徑11.5厘米
花盆呈葵花式,六花瓣口,折沿,口沿起邊,深腹,盆身飾以里外凸起凹進直線紋六條,將花盆分成六瓣葵花形。圈足,足呈花瓣形,與口沿和器身花瓣相互對應。里外施釉,里呈天藍色釉,外呈玫瑰紫色釉,口邊、足邊和線紋處釉薄呈醬色,口沿下流釉明顯,釉面布滿橘皮紋。

宋 鈞窯玫瑰紫釉蓮瓣洗
高6.2厘米 口徑19厘米 足距11厘米
敞口,折沿,淺腹,弧形腹壁,三云頭足。器身的玫瑰紫釉與邊、棱的黃色釉相映成輝,此釉色是北宋河南禹縣鈞窯工匠的創舉,玫瑰紫釉是銅金屬元素在強還原焰的氣氛下燒成的。器里為天藍釉,釉面上有明顯的“蚯蚓走泥紋”。此洗造型規整,作工考究,釉色明亮瑰麗,確為一件上乘佳作。

宋 鈞窯天藍釉紫斑碗
高4.1厘米 口徑8.3厘米 足徑2.9厘米
口微斂,弧形腹壁,圈足。器物內,外以天藍色釉為底色,綴以玫瑰紫釉斑塊紋,以釉彩的對比變化彌補了器物造型的單一。碗口沿釉薄處呈醬色,足素胎無釉,為民鈞之作。

宋 鈞窯藍釉紫斑盤
高3.2厘米 口徑18.1厘米 足徑7.8厘米
敞口,折沿,圈足。口沿,足邊釉薄處呈醬色,盤面為天藍色底釉,上面點綴著幾塊玫瑰紫色釉斑塊,仿佛湛藍的天空一輪明月,一片孤云飄來,欲遮未掩,雖然畫面僅寥寥數筆,卻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宋 鈞窯紫紅斑折沿洗
高2.8厘米 口徑18.1厘米 足徑10.5厘米
洗板沿口,器壁矮,呈孤形,矮圈足,里外施天藍釉,綴以紫紅斑,口邊及器里壁釉薄處微露胎色,底有三支釘燒痕。
此器為民窯燒制的作品,造型獨特,通體的天藍色釉凝厚滋潤,清新淡雅,不失為民鈞中的上乘佳作。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