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元代磁州窯畫枕上的道教故事——李渤馴鹿






[日期:2014-04-23] 來源:《收藏》雜志   作者:王興 王時磊 [字體: ]

“李渤馴鹿”畫枕


李渤馴鹿畫枕李渤馴鹿畫枕


  磁縣的磁州窯博物館收藏一件金元時期的白地黑花畫枕(圖2),出土于磁縣南開河鄉小侯召村。枕為長方形,長41.5厘米,寬16.6厘米,高15.6厘米。枕的前立面開光內裝飾墨竹紋,后立面開光內裝飾翔鳳紋,兩端繪荷花。枕的正面邊框內墨書“漳濱逸人制”5個小字,枕底有鐘形的“王氏壽明”窯戳。枕面的開光外裝飾繁茂的4朵纏枝花卉,開光內為主題圖案。畫面背景是在一座幽靜的山林里,祥云繚繞,樹木蒼勁,掩映著兩扇鑲有鼓釘的拱形大門,大門前的樹蔭下有三人,居中的道師正俯身向童子吩咐著什么,而另一人則向前呼喊,遠處的一只鹿聽到呼喊,正回頭張望。

  這幅枕畫反映的是唐代李渤馴養白鹿的故事。唐貞元元年(785年),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隱居讀書。李渤馴養了一只白鹿,這只鹿溫馴可愛,頗通人性,常隨主人外出走訪游玩,與主人形影不離,而且還能幫主人傳遞信件和購物,它常常跋涉20余里到南康府(今江西省星子縣)為李渤買墨沽酒,投遞書簡。李渤需購物時,只需寫一張紙條,連同銀兩放在竹筐里,掛在鹿角上,白鹿就會如數購回,因此被山民們視為神鹿,稱李渤為“白鹿先生”或“白鹿山人”,將他隱居的地方稱為“白鹿洞”。其實這里并沒有洞,只是因為四周青山環抱,樹木蔥郁,由山間小路進去有數里之遙,真有點入洞之感;也有的說,這里四面環山,站在山顛俯視,貌似洞狀而得名。

  畫枕中的三人,一人為童仆,余兩人應為李渤兄弟。李渤神態安詳,身穿道袍,頭戴逍遙巾,兩條帽帶隨風飄舞。而其兄李涉性格喜動,正向外奔跑著。畫面上的人物有動有靜,更顯山谷的幽靜。尤其是正在回頭張望的白鹿,點明了畫面的主題,顯示出人與自然的和諧。

  長慶元年(821年),在文學大家韓愈的勸說下,李渤出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便將昔日隱居之所起名為白鹿書洞。北宋初年,此地又改名為“白鹿書院”,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在這里任郡守時,重建院宇,在此親自講學,名聲大振,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現白鹿書院內的思賢臺就是為紀念李渤在此隱居讀書、與鹿相娛的史跡而建的,下鑿一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巖雕一石鹿,并作石鹿記,寓“見鹿思賢”之意,以示紀念。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