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自比鳳凰畫枕
《莊子·秋水篇》記載了莊子自比鳳凰的故事。戰國時期,惠施在梁國做宰相,莊子前去看望。兩人相見,言談甚歡。莊子告辭后,門客對惠施說:“莊子這次來梁國,是想取代您當宰相的。”惠施聽了很驚慌,就派出大批人馬搜尋莊子,一直找了三天三夜,弄得滿城風雨。莊子聽說后主動找到惠施,兩人見面后,莊子笑著說:“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鳳凰,它從南海出發,展翅高翔飛向北海。一路乘風扶搖,只棲于梧桐的枝干,只品嘗干凈的竹實,只飲用甜美的山泉。這時有只貓頭鷹,正在樹杈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只腐爛的老鼠,仰頭看見鳳凰從頭頂飛過,唯恐鳳凰下來搶他的腐鼠,于是朝著鳳凰大聲喊叫。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唬我嗎?”惠施聽了滿臉通紅。

莊子自比鳳凰畫枕
峰峰磁州窯藝術博物館收藏一方莊子自比鳳凰的畫枕,為長方形,前立面為墨竹紋,枕面上一只鳳凰掠過枯樹,在空中翩舞飛翔,身穿長袍的莊子手指鳳凰,表明了自己品行的高潔,從而對那些醉心于功名利祿的人進行了無情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