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說》敘述宣德瓷道:“此明窯極盛時也,選料、制樣、畫器、提款無一不精。”
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于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

宣德窯燒制最優秀的是青花、祭紅、甜白和霽青。《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宣德青花用料有進口、國產兩種,以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為主。明萬歷年間王世懋《窺天外乘》一書記載:“我朝則專設于浮梁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腙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



單色一道釉歷來被視為瓷器賞玩的最高境界。也許是因為摒棄了圖案和雜色的吸引,鑒賞者方能屏息凝神地欣賞釉色和泥土融合在一起創造的純凈之美。
宣德甜白瓷上承永樂,也具有甜潤的白糖色澤,但器物胎骨較重,施釉較厚,器面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這一特征為明代宣德器所獨有。



自古以來,"祭紅"是最難燒造的品種之一,據文獻記載:明代造鮮紅不成是事實。明朝初期雖然已試制成功"祭紅"而且宣德"祭紅"也不錯,但是到了正德、嘉靖、隆慶三代封建王朝"祭紅"頻于失傳,無法燒出。
祭紅是中國傳統陶瓷產品的佼佼者。是高溫顏色釉中的一顆明珠。其釉面特點是紅不刺目,鮮而不過,釉面不流,裂紋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