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煨瓷青花印盒
《瓷史》稱:“明時饒窯仿古定用青田石粉為骨,曰粉定,世號為煨瓷,質粗理松不甚至佳,尚不及歐瓷之可玩。”此處稱青田石粉為骨,只能稱其為世號,僅以“質粗理松不甚佳”為由,恐非真正意義上的煨瓷。《古瓷研究》稱:“煨瓷亦稱軟坯瓷,作于康熙之未,其制不用白泥,而代以灰質,故輕甚,輒有開片細紋如畫羊皮紙,多為青花及純白色,偶有五彩者,收藏家極喜青花底有兩圈。”以此可見,煨瓷有始于康熙之未之說,又有始于明時之言,但致雍乾兩朝時,煨瓷發展達于衰落時期,其后逐失,偶見于光緒和民國時期!而今卻被諸多收藏者所忽視!

清 煨瓷高身杯

清 煨瓷青花小杯



清晚期煨瓷槳胎青花人物紋長頸瓶

民國 煨瓷筆筒
最珍貴的是康熙煨瓷青花釉里紅三彩瓷器,青花、釉里紅和綠釉這三種釉彩在高溫燒造中不變色、不走樣,而且各種色彩紋飾清晰,線條流暢,十分精美,為瓷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