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 粉彩盂蘭盆供器(七件)
每件供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黃色地粉彩圓框鏤雕盂蘭盆供器,為壽桃供、聲供、食供等,下部以粉彩蓮蓬、蓮托為座,色彩豐富濃艷,繪畫精細。底部施松石綠釉,紅彩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佛教自西域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乾隆朝為了迎合這種信仰和社會需要,制造了一定數量,并且涉及內容廣泛的佛教供器、宗教法器等,如瓷塑佛像、瓷塑八吉祥、七珍等。與盂蘭盆供器形制相仿的佛前瓷塑供器有八吉祥、七珍等,且較為常見。而此套盂蘭盆供不僅少見,且保存基本完好,成套流傳,實屬難得。查找有關資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梵宗樓佛前供器中陳設有一套盂蘭盆供器。

清乾隆 粉青釉雙耳瓜棱瓶
蒜頭形口,棱線內凹,束頸,頸飾雙花卉形耳,扁圓形腹,采用凹凸棱線相間裝飾,圈足,器形敦厚又不乏秀美。通體施粉青釉,釉質潤澤,釉色均勻。

清乾隆 祭藍描金花卉杯(一對)
敞口小杯,口沿微撇,深腹圈足。內壁白釉微微泛青,口沿施一周金彩,外壁施祭藍釉,口沿及脛部以金彩飾回紋和蓮瓣紋,腹部金彩繪花蝶紋。是乾隆時期的民窯佳器。

清乾隆 祭藍釉大天球瓶
直口,長頸,圓腹,內臥圈足,器形碩大,制作規整端莊。通體滿施祭藍釉,施釉均勻,釉色純正如藍寶石,富麗華貴。瓶內里及底部施亮青釉,并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書款,書寫工整,色澤濃艷。
天球瓶因長頸圓腹的形狀而得名。明宣德開始出現,其頸較短,腹大而扁,多做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清代多有仿制,以乾隆朝最為多見。

清乾隆 祭藍釉醬口碗(一對)
敞口,深腹,圈足??谘厥┮恢茚u釉,內壁施白釉,外壁施祭藍釉,釉質瑩潤,色調莊重。底部落 “敬畏堂制”青花楷書款。

清乾隆 爐鈞釉錐把瓶
圓口細長頸,垂腹,圈足,瓶形秀美挺拔。通體施爐鈞釉,釉色流淌自然。

清乾隆 綠地粉彩花卉紋海棠式盤
海棠花形式,淺壁,平底,底下置四個條形淺足,造型別致。通體以綠地粉彩裝飾,口沿、里心及足部以金彩裝飾,內外壁均繪纏枝花卉,中心以“卍”字符為飾,紋飾繁密,色彩艷麗。底部落“大清乾隆年制”紅彩款。此種與蓋碗配套使用的盤始見于乾隆時期,以后嘉慶、道光兩朝多有仿制,式樣有長方形、海棠形等,制作以粉彩最為多見,亦有青花詩文或色地詩文品種。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八卦紋扁瓶
唇口,短頸,頸部突起一道弦紋,頸飾雙如意形耳,扁圓形瓶體,肩飾雙拱形式銜環,瓶一面腹部中心突起,一面平滑,器形新穎別致。通體以青花裝飾,頸飾卷草紋及蕉葉紋,瓶體兩側均繪相同紋飾,瓶兩面中心裝飾螭龍抱八卦紋。是乾隆時期特意定燒的宮廷用器,完整傳世極為難得。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蓮蓬口瓶
瓶口呈蓮蓬形,細頸修長,器形十分別致??诓恳郧嗷ɡL蓮蓬形狀,頸部飾如意頭紋、蕉葉紋及波濤紋,肩部繪如意頭紋,腹部繪纏枝花卉紋及變形蓮瓣紋,足脛處亦繪蓮瓣紋。釉色純凈明亮,青花發色青翠,線條流暢典雅,燒制工藝精湛,為乾隆官窯器中的精品,極為難得。

清乾隆 青花礬紅雙龍趕珠紋盞托
折沿,淺腹,圈足,盤心突起一周供放置茶盞。盤心礬紅繪團壽字,周圍以紅彩繪雙龍戲珠紋、青花繪祥云;外壁繪一周青花蓮瓣紋,繪畫工整。底部墨彩書“養和堂制”楷書款。應為王府定燒之物。
(摘自:曬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