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琺瑯彩開光雙戟小瓶
瓷胎畫琺瑯是在康雍乾三朝興盛,在有清的200多年里都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其所需的白瓷胎體全部由景德鎮(zhèn)御窯廠供應(yīng),按照宮里下發(fā)的器物形狀圖稿,由御窯廠燒制成素胎,然后挑選無瑕疵的素胎解運至京,在素胎上繪制之前,所需的圖式樣稿先由清宮造辦處如意館擬稿,后呈皇帝御覽,皇帝同意燒造后,再交由清宮造辦處如意館的宮廷畫師彩繪、彩燒。

琺瑯彩雉雞牡丹紋碗

琺瑯彩松竹梅紋瓶
琺瑯彩瓷在清代前期、中期有大量的燒制,在后期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之中,而是移至景德鎮(zhèn)的御窯廠。清亡后,曾經(jīng)一度被宮廷壟斷的瓷胎畫琺瑯技藝,就傳入了民間。
(摘自:長物居美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