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欽定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的仿古器型
傳統上冬至半月是喜慶氣氛濃重的節期,更是其中蘊含最豐富、最多不同節俗的節日,且最具繼承力。慶祝方式多樣,包括祭祀(祭天、祭地、祭神、祭祖)、賀禮(拜賀、送寒衣)、飲食、文藝(數九)等。


《欽定皇朝禮器圖式》卷中的地壇正位尊
早在周代,冬至就有國家祀典。古時華夏民眾按照天圓地方的原則,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澤祭地。冬至節則是在漢代開始成為通行節日,并在往后衍生出越來越多節俗,排場與風光也漸甚。




到了明清時期,敬天尊祖的傳統就更加規范和制度化。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發布詔令以官窯瓷器取代傳統的青銅禮器,用于各種宮廷禮儀和祭祀活動中。此后,隨著各種彩色瓷的不斷出現,宮廷對祭祀活動使用的不同顏色的瓷器規定得越來越嚴格。《欽定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清代皇帝祭祀儀式中均使用單色釉仿古瓷器,地壇及社稷壇用黃釉瓷、月夕壇用白釉瓷、朝日壇用紅釉瓷,非常嚴格。





到了明清時期,敬天尊祖的傳統就更加規范和制度化。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發布詔令以官窯瓷器取代傳統的青銅禮器,用于各種宮廷禮儀和祭祀活動中。此后,隨著各種彩色瓷的不斷出現,宮廷對祭祀活動使用的不同顏色的瓷器規定得越來越嚴格。《欽定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清代皇帝祭祀儀式中均使用單色釉仿古瓷器,地壇及社稷壇用黃釉瓷、月夕壇用白釉瓷、朝日壇用紅釉瓷,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