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在歷史上被稱為“康乾盛世”,當時社會開放,文人墨客加入進來,歐洲的彩繪技法也得到借鑒,瓷器制作工藝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異不但表現在各自鮮明的執政風格中,還影響到了官窯瓷器的制作。
乾隆朝瓷器一面保留前世精華,一面吸收西方藝術。外觀造型大部分比較規整,除常見器型外,出現了一些奇巧怪誕的物件,主要用于賞玩。粉彩取代五彩,在粉彩器皿上講究用鏤空、堆塑的裝飾手段,輔以“軋道工藝”和開光、剔刻等等。
乾隆官窯與康熙、雍正相比,其風格既一脈相承,又獨具特色。乾隆不同于其父,也不同于其祖,他喜歡繁縟熱鬧、華貴亮麗之風。所以,乾隆官窯瓷在厚重方面不如康熙,雋永方面不及雍正,但是具有華美多姿、繁華似錦的特點,不但精巧新奇,而且極盡工雅細麗之能事。
乾隆皇帝自身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對器型、圖案、色彩、品種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須經御批審定和御出圖樣方可燒造。而對于這些御制瓷器,工匠們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對其進行精心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