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窯紅釉觀音尊

清乾隆茶葉末釉荸薺扁瓶

明 白釉刻花龍紋高足杯

清康熙 灑藍紙槌瓶

清雍正 綠釉花口形高足杯

清乾隆藍釉天球瓶

清 雍正 檸檬黃釉六角杯 (一對)

清雍正-黃釉暗刻八寶花卉高足碗

清雍正 檸檬黃釉蓮瓣盤

清雍正-檸檬黃釉碗

清乾隆 紅釉盤 (一對)

清 白釉菊瓣碗 (一對)

清乾隆 紅釉小杯 (一對)

清 孔雀綠釉小瓶

清 藍釉象耳方瓶

清乾隆 粉青釉瓜棱瓶

清中期 紅釉五孔瓶
“美到極致是自然”——清代皇帝最愛的單色釉
單色釉瓷器不浮、不囂、不靡、不媚,與彩釉瓷器相比,渾然天成、素雅淡凈,是公認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閨秀”。
單色釉——美到極致是自然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內(nèi)含不同化學(xué)成分,瓷器燒成后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單色釉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jīng)典詮釋。
胎體優(yōu)雅——精美無比、剔透玲瓏
單色釉瓷器胎體優(yōu)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單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雅,又有圖案可供養(yǎng)眼品賞,可謂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瓏,精美無比。
發(fā)展時期——宋元、明清
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單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兩個時期。宋代,單色釉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單色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
雍正帝專寵——黃釉釉色
清代雍正皇帝最愛單色釉瓷器,不僅愛其恬靜之釉質(zhì)、素凈之風(fēng)格,更愛其嬌美之形體,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細著稱于世。雍正黃釉在釉色上有所創(chuàng)新,燒制出了多種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黃釉瓷以檸檬黃釉瓷最為出名,淡黃釉瓶、檸檬黃釉杯子、菊瓣盤等品種頗受歡迎。
它沒有青花復(fù)雜的花紋,只依靠細膩艷麗的色彩,單色釉瓷器在我國的瓷器發(fā)展史上,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單色釉被譽為彩瓷之母,也被認為是陶瓷收藏的較高境界。質(zhì)地迥異的胎體和美不勝收的釉色,見證了中國陶瓷藝術(shù)史一代又一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