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彩在乾隆朝成熟,并達到高峰。但盛世過后,大清的制瓷水平總體顯出頹勢,即便御窯也不例外。咸豐五年(1855 年),太平軍占領景德鎮,并燒毀御窯場,陶瓷業受到致命打擊。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章斥資恢復御窯場。在同光中興的背景下,便有了中國御窯史的夕陽余暉,這就是以慈禧御用瓷器為代表的晚清官窯瓷器,特別是其中的粉彩瓷,風格濃烈鮮明,獨樹一幟。
慈禧的人生非常動蕩。她出身貴族,但家道不濟,貴而不富,又年少喪父。入宮后,一度得寵,卻好景不長。逃難、喪夫、喪子、戰亂等一系列打擊橫飛逆來。雖然身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可是她人生中歡樂的時光非常短暫。有一個地方留下了她年輕時的幸福記憶,那就是儲秀宮。
在慈禧漫長而顯赫的一生中,儲秀宮是她的福地。儲秀宮是內廷西六宮之一,建于明永樂年間,初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1535 年)更名儲秀宮。慈禧在儲秀宮的歲月分為兩個階段。
咸豐二年(1852 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在這里居住,并被咸豐帝寵幸。咸豐六年三月(1856 年),已晉升為懿嬪的她,在后殿麗景軒生下載淳,即同治帝。旋即她又被晉封為懿妃、懿貴妃。在這第一階段的8年中,慈禧頗為春風得意。
咸豐十年(1860 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帝以木蘭秋狝為名,攜后妃逃往熱河。翌年,他在避暑山莊去世。同一年,已是圣母皇太后的慈禧奉咸豐帝梓宮從熱河回京,在恭親王的幫助下,中途收拾了顧命八大臣后,先后入住養心殿和長春宮,并在養心殿垂簾聽政,開始了她對大清的實際統治。慈禧在養心殿和長春宮住了24年,其間經歷了整個同治朝和光緒前期。
光緒十年(1884 年)慈禧擬二次撤簾歸政,并慶祝五十歲生日,遂移居儲秀宮,重修宮室,開始她第二階段在儲秀宮的歲月,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以74歲高齡去世。慈禧在儲秀宮前后共生活了32年。相比長春宮,她對儲秀宮的感情更深,畢竟在那里能感受往昔情懷。

慈禧一旦大權獨攬,其標新立異的性格便展露遺,這在為她定制的瓷器上就有所體現。慈禧用瓷是不落年號款的官窯器。同時代的官窯器書“大清同治年制”或“大清光緒年制”等年號款。而慈禧用瓷的落款一般是她的居所,其中之一是“儲秀宮制”。用后妃的居所為官窯款,這是空前絕后的。
目前可以看到的“儲秀宮制”款瓷器,主要品種為青花粉彩和素三彩??钭R為青花或紅釉的篆體款。器型以大盤為主,用于盛放水果。還有大缸、花盆等陳設器。圖案以龍紋為主。龍紋是帝王身份的象征。這些器物應該是慈禧回到儲秀宮,即光緒十年以后的產品。
“儲秀宮制”款瓷器中有相當品種、傳統造型,也就部分是傳統是說這些品種在前代和同光兩朝都有,如黃地粉彩、素三彩等。光緒朝流行仿制清三代,尤其是康熙朝的產品,且成就很高,有的仿品幾可亂真。但審視細節,康熙朝真品和光緒朝仿品還是有區別的。

“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鷺蓮紋盆

“體和殿制”款黃地墨彩花卉紋圓盒

“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荷蓮紋花盆
與“ 儲秀宮制”類似的識還有“體和殿制”、“長春宮制”、“樂壽堂制”等,這些都是慈禧曾居住過的地方。其中體和殿位于西六宮的翊坤宮之后,原為翊坤宮的后殿。慈禧為生活方便,下旨將此殿改為前后開門的穿堂殿,連通儲秀宮和翊坤宮,名曰“體和殿”。慈禧曾在此進膳。中間為過道,可出入。西次間亦連通,為飯后飲茶休息室。

“體和殿制”款青花折枝菊紋長方花盆
“體和殿制”款也是青花或紅彩的篆書款。品種包括青花、色地粉彩、墨彩、黃釉和五彩。器型主要為大缸、花盆、捧盒等陳設器和生活用器。圖案以花卉為主,如水仙、芭蕉葉、菊花、牡丹、荷花、梅花和蘭花等。慈禧平日喜歡種植花卉,尤其是蘭花,可能這與她小名玉蘭有關。慈禧愛花的嗜好在御前女官德齡和美國女畫家卡爾(當時宮里稱之為“柯姑娘” )等人的回憶錄中皆有所提及。

“大雅齋”款綠地粉彩花鳥圖缸

“永慶長春”款綠地粉彩藤蘿花鳥圖渣斗
慈禧用瓷中的代表作是“大雅齋”款的瓷器,因瓷器外口沿下用紅彩橫寫“大雅齋”三字楷書款??钆赃€有紅彩龍鳳紋組成的橢圓形閑章款,內有“天地一家春”五字篆書款。其中有一批小型器物的器底還有“永慶長春” 、“長春同慶”紅彩楷書閑款。一器三款,為清代官窯僅見。

“大雅齋”在什么地方?“天地一家春”是什么意思?至今沒有統一的解釋。“大雅齋”在故宮、頤和園里找不到對應的房間。根據有關檔案,咸豐帝曾賜了一塊“大雅齋”匾給當時的懿嬪。還據說故宮里現存一塊考證為光緒帝手書的“大雅齋”匾。但這兩條材料都無法說明“大雅齋”的所在和由來。有人考證,“天地一家春”原是圓明園中的一處建筑,大雅齋是天地一家春的西間。蘭貴人獲圣寵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就發生在此地。上世紀80年代,李翰祥導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再現了這個情節,片中插曲《艷陽天》中就有“天地一家春”的歌詞。

“大雅齋”款綠地墨彩花鳥圖高足盤

“大雅齋”款粉彩鷺蓮紋高足盤

云南籍宮廷女畫師繆素筠的大雅齋彩瓷設計稿
也有人考證大雅齋是慈禧自置的書齋名。清人吳士檻在《清宮詞》中寫道:“大雅齋中寫折枝,丹青鉤勒仿笙熙,江南供奉雖承旨, 不及滇南女畫師。”詩后小注寫道:“內廷如意館畫工,皆蘇州人。光緒間,昆明繆素筠女史嘉惠,工畫花卉,承直二十余年。每當拈毫染翰,孝欽并坐指示之,眷遇始終不衰。大雅齋,孝欽自署名也。”魏程搏《清宮詞》亦云:“二十余年侍圣慈,內廷供奉女筌熙。金箋寶篆紅泥印,認得先朝老畫師。”李珍注:“內廷如意館畫工,皆蘇州人。光緒間,昆明繆素筠女史嘉惠,工畫花卉,承直二十余年。每當拈毫染翰,孝欽并坐指示之,眷遇甚隆。內有大雅齋印,即孝欽自署。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天地一家春”與圓明園一起焚毀。同治十二年(1873 年),慈禧首次退簾后想頤養天年,有意恢復圓明園和“天地一家春” 。同治十三年正月(1874年),重修圓明園工程動工。剛恢復了正大光明殿和“天地一家春”的三百余間殿堂時,恭親王奕訢聯名幾位王公重臣上疏,請求停止圓明園工程,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于是重修工程不得不下馬。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 二次燒毀圓明園復建工程,使“天地一家春”重陷火海。



雖然無法回到舊日宮闕,但對于這塊發祥地的紀念和對往昔歲月的留戀,還是在瓷器上得到了盡情宣泄。慈禧對瓷器的愛好在歷代帝后中罕有匹敵者。凡落“大雅齋”和“天地一家春”款的瓷器是當時最精美的作品。這些器物產于同治和光緒兩朝,全部為釉上粉彩。底釉顏色豐富多彩,有白地、藍地、深藍地、淺藍地、豆青地、淺豆青地、淺藕荷地、藕荷地、黃地、明黃地、大紅地、粉紅地、粉地、翡翠地、淺綠地、綠地等。畫片主要是吉祥圖案,如海棠花鳥紋、牡丹芙蓉花紋、葵菊花紋、壽桃鸚鵡花紋、喜鵲登梅紋、牡丹花紋、花卉昆蟲紋、蜜蜂花卉紋、紫藤花、藤羅蝴蝶紋、桃花、牽?;y、鷺鷥花草紋、荷花鷺鷥紋、梔子桃花紋、葵花紋、繡球芍藥花紋、荷花青蜓紋、藤羅月季花紋、臘梅茶花紋諸種??傊际谴褥矚g的圖案。
最常見的器型還是花盆、水仙盆和大缸。之所以如此,主要出于慈禧的生活習性與愛好,這也成就了慈禧用瓷在歷代官窯器中的鮮明特點。據說慈禧非常喜歡新鮮水果的自然清香,所以在她居住的場所,都有這樣的大缸,其中的水果每天都要更換。
在水仙盆等小型器物的底部,經??梢钥匆娍瑫嗷ɑ蚣t彩的“永慶長春"、“長春同慶”款。這些器物可能是同治五年(1866 年)到光緒十年(1884 年)間,慈禧在長春宮居住時燒制的產品。大雅齋款瓷器的畫風非常細柔,圖案極盡精巧。粉彩瓷器的畫風在乾隆以后, 開始從剛強走向纖柔。 這種畫風在道光和同光粉彩中體現得尤其充分, 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時代的變化。
大雅齋瓷器,以及其他慈禧用瓷的成就之高,名氣之大,導致在民國初出現了較多仿品。民國仿品較真品,大多顯得笨粗,但偶也不乏精品。


從前述各種款識的慈禧瓷器,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特點:
一、根據官窯制度,只有皇帝才有權為自己燒制御用瓷器。尤其是五爪龍紋,在明清兩代,只有皇帝才能決定用于何處。但是在晚清,慈禧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她以各種方式顯示出這種特殊身份,定燒御瓷,使用她的居室為官窯款,廣泛裝飾以五爪龍紋,只是其中幾項而已。
二、從以居室為款識來看,慈禧對儲秀宮和大雅齋等地懷有深厚的感情,認為這些是她的福地,并相信它們會繼續帶給她吉祥如意。
三、從這些款識還可以看出慈禧內心強烈的“咸豐情結” 。慈禧以各種方式追憶美好但早逝的年華。從瓷器的內容和風格上,可以窺見這個強權女人背后溫情的一面。但這種情結也形成了她性格中怪異的另一面,她看不得夫妻間正常的恩愛。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和光緒帝的珍妃他他拉氏最后的下場都很慘。慈禧折磨和整死她們固然是出于厭惡,因為她們是皇帝鐘愛的女人。
四、從器型來看,主要是滿足慈禧的實際需要和特殊偏好。其實歷朝御瓷無不反映最高統治者的審美及情趣,如雍正帝將文人氣質植入琺瑯彩瓷;乾隆帝用瓷器模仿出各種仿生造型。慈禧瓷器在清代官窯產品中自成體系,獨樹一幟。
五、由于慈禧對瓷器的強烈愛好和嚴格要求,慈禧用瓷在各方面都值得稱道。品種以粉彩為主,圖案設計艷而不俗,頗有文人雅趣。造型或小巧可愛,或大氣豪華。制作工藝極其精良。總體質量優于同時期官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