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來自民間的紋飾與圖案把古樸的瓷盤染山喜氣盈盈的人間煙火色,彌漫出蒸蒸日上的富裕景象,但又想沁入了月光,侵入了水色,在藍與白的瓷韻中,交疊出一種且動且靜的別致美。

圖1、“富貴有余”盤

圖2、宋 青釉印花“魚樂”盤
“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莊子•秋水》

圖3、清 青花黃彩多邊飾魚盤
穩坐中軍帳,天下胸中裝。連綿云中路,造福送吉祥。

圖4、清 青花“獨占鰲頭”魚盤
獨占鰲頭迎皇榜,頂天立地魚化龍。
唐宋時,皇帝殿前正中石階上鐫有龍和鰲的浮雕。科舉時進士發榜,第一名即狀元要站在鰲頭的位置迎榜。古稱“獨占鰲頭”。

圖5、清 青花“富貴有余”盤
蝶戀牡丹鬧龍娃,富貴有余樂滿堂。

圖6、民國 青花雙魚盤
背對背嬉戲綠草碧水之中,心連心倒轉乾坤陰陽之樂。

圖7、民國 青花“多子多福”魚盤
多子多福人丁旺,遍地珍珠玉滿堂。

圖8、曹在堂
曹在堂簡介:
曹在堂,1952年4月出生,山東淄博淄川昆侖人, 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熱愛陶瓷藝術和經濟管理工作,在陶瓷策劃創意和經濟理論研究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其創意并策劃的陶瓷藝術品和日用產品曾多次獲得過國家級、省級金獎或銀獎,并在國家級和省級報刊上發表過文章20余篇,獲《求是》雜志首鋼杯征文二等獎,著有《混合經濟論》等三本專著,在民間陶瓷收藏和研究方面獨辟蹊徑,頗有造詣。
《吉慶魚——在堂愛玲收藏研究集》一書于2009年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博會上受到各國友人青睞,并產生廣泛影響。
26年的陶瓷生涯,18年的魚盤收藏歷練,使我純樸的人生充滿著對平民生活的摯愛對普通勞動者的崇敬以及對魚文化的向往,并獲得了豐碩的收獲和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