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對生辰慶典活動非常重視,并熱衷于此。歷年壽辰,除改建紫禁城宮殿、修建頤和園外,御窯廠也奉命燒制大批萬壽用瓷進(jìn)呈。慈禧萬壽用瓷即是為慶祝慈禧皇太后的生日專門生產(chǎn)的瓷器。它是光緒時期宮廷制瓷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造型式樣幾乎囊括了傳統(tǒng)的各類琢、圓器。據(jù)檔案記載,于光緒十二年(1886年)燒造完成的“體和殿制”款瓷器,即是景德鎮(zhèn)御窯廠專門燒造的供該殿陳設(shè)和慈禧皇太后用膳的瓷器。

1、里黃地礬紅彩蝠紋描金團“壽”字外白地粉彩纏枝花紋盤(清 同治)
盤口微撇,弧壁,圈足。口沿涂抹金彩。外壁白釉地上均勻分布三枝粉彩折枝花紋,盤內(nèi)淡黃釉地上以金彩書寫29個團“壽”字,空白處點綴24個礬紅彩描金蝙蝠和12個藍(lán)料彩描金“卍”字,蝠眼以黑彩涂點。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白釉泛波浪紋,底中心署紅彩楷體“同治年制”四字雙行款。

2、黃地籃彩“壽”字碗(清 同治)

3、黃地粉彩描金五蝠捧壽紋碗(清 同治)
敞口,深腹,圈足,足內(nèi)紅彩書“同治年制”四字楷款。外壁通體施黃釉,以粉彩裝飾紋樣,口沿及近圈足處繪折枝桃紋,腹部繪四組五蝠捧壽紋,間繪“卍”字飄帶。意寓“萬代福壽”。
清代瓷器的裝飾紋樣,大多以各種色地粉彩勾蓮開光裝飾,開光內(nèi)繪山水人物或吉祥畫面,所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即指此而言,此風(fēng)氣在道光時期以至晚清一代尤盛。

4、黃釉礬紅彩蝙蝠紋描金團“壽”字碗(清 同治)

5、黃地粉彩五蝠捧壽紋蓋碗(清 同治)

6、黃地粉彩開光“萬壽無疆”匙(清 同治)

7、“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花卉紋圓盒(清 光緒)
盒扁圓形,圈足。上下子母口蓋合。足內(nèi)施白釉,紅彩書“體和殿制”四字篆款。外壁通體以黃釉粉彩為飾,蓋合處以藍(lán)料彩繪朵花紋,外壁上下各繪梅、蘭、牡丹等四組花卉,蓋頂部一紫色圓形開光內(nèi)藍(lán)彩繪五組蝙蝠托一團壽字。

8、 “體和殿制”款青花折枝菊紋長方花盆(清 光緒)
宮廷種植水仙器具,盆體呈長方形,敞口,直腹,下承四個如意形足。下底中心青花書“體和殿制”,外壁通體以青花裝飾,四面均繪菊花紋。
體和殿建于光緒十年,位于故宮西六宮內(nèi),專為慶賀慈禧皇太后五十歲壽辰而建。而署有“體和殿制”款的瓷器則燒成于光緒十二年,即慈禧五十二歲生日之際。

9、“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鷺蓮紋盆(清 光緒)

10、“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纏枝牡丹紋大缽缸(清 光緒)
平沿、圓腹。缸周身滿施黃釉,上繪粉彩纏枝牡丹紋,共繪制藍(lán)、黃、紅等各色牡丹花數(shù)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朵盛開。整體畫面飽滿,色彩濃艷。缸身近口沿處寫有“體和殿制”四字篆書款。

11、“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荷連紋花盆(清 光緒)

12、“體和殿制”款黃釉暗劃花卉紋花盆(清 光緒)

13、“體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紋圓盒(清 光緒)

14、“體和殿制”款青花折枝花卉紋花盆、花盆托(清 光緒)

15、“體和殿制”款青花折枝菊花紋圓花盆(清 光緒)

16、“體和殿制”款黃地墨彩花卉紋圓盒(清 光緒)

17、“體和殿制”款黃地籃料彩桃蝠紋花口花盆(清 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