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大陸民國38年的歷史,改朝換代,政權更迭,軍閥混戰,內戰頻發,外族入侵,老百姓是多么期望能過上安穩的日子。胭脂紅表現的山水紋飾,正迎合了當時國人大眾的這種心態,體現出人們對山河破碎的憎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這批留存的器物上看,可以說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以表現國畫中的傳統山水為主要內容,如此執著單一的題材,如此頑強表述的傾向,如此不嫌累贅的反復,這在釉上彩史上可能是一大奇觀。


如此背景下繪制的山水風光,盡管有點粗有點普甚至有點俗,卻不能不說,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之情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自覺不自覺的、委婉臉譜化的真情表達。

其次,民國胭脂紅看似大俗,實則體現出一種人文關愛。國人崇尚紅色,因為紅紅火火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而且民國胭脂紅器型最多的是人們的日常用具,特別是有些餐具茶具酒具繪制的非常精美,有不少還配以書法題詩,簡直是美感十足。

動蕩的時政、戰亂的國度,紅色讓人看到希望,田園風光就是家鄉,苦難的日子總會熬過去,相信是這些普通的器物曾經撫慰、陪伴過我們的先輩,度過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滄桑歲月。

再次,民國胭脂紅的藝術成就,留存于良工精作之作品。有的傳承乾隆胭脂紅山水的做派,有的吸收淡描青花的表現方法,有的可能就是仿造料彩的畫法,有的選擇白釉瓷胎也非??季?。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七十周年。日本對我國的入侵從1931年“九一八”占東三省到1945年8月戰敗投降,中國大地遭受的創傷、中華民族的奮力抗爭和對和平世界作出的貢獻都是史無前例的,雖然日本人沒有占領景德鎮,但四零年清明節的一次大轟炸,使得千年瓷都的瓷器生產陷于了癱瘓狀態。我們必須要銘記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