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凡,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戰亂,后移居安徽省黟縣,出生于江西省波陽縣(鄱陽縣)皇崗村。生于清光緒十四年(公元 1888年),逝于公元1961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1901年隨父母到景德鎮投靠姐姐,與哥哥王大屏在姐姐的“紅店”學藝。三年學徒期滿,王大凡在店里獨立畫瓷,同時也追隨只比他大3歲的著名洪憲瓷畫家、淺絳彩畫家汪曉棠學習技藝。汪曉棠不僅教他瓷繪技藝,還教他詩詞歌賦。倆人由朋友發展到師徒,在汪曉棠的引導下,王大凡刻苦鉆研,在景德鎮瓷繪界嶄露頭角。
王大凡擅工筆人物,師從汪曉棠、改七薌、沙山春、費曉樓,后集諸家之大成,創“落地設色彩”工藝,即彩畫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將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綠。人物形象生動,畫面賞心悅目。
1915年,王大凡與王琦、潘勾宇、汪曉棠、周小松、汪野亭等人的作品由江西瓷業公司、景德鎮商會推薦,送巴拿馬博覽會參展。王大凡的《富貴壽考》粉彩瓷板畫,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是當時惟一的金牌得主。

王大凡木蘭辭瓷板插屏